在军令部长徐永昌看来,公开主和者其实有限,更多是隐性求和者。因为公开主和会被骂汉*,所以官职越大、权力越盛人,往往口是心非,高呼抗战而倾向妥协。
甚至在徐永昌眼中,拥有军事实力地方首脑,在刘湘病逝以后,只有共党和桂系才是真正主战派,其余皆心怀叵测。
所以在抗战之初,常凯申是非常孤立,靠着乾纲独断才把中国拉上抗日战车。
正因如此,汪兆铭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从1938年冬开始走上公开求和道路。他觉得自己能呼百应,然而真正实权人物却不跟着他混,身边追随尽是些政治失意者。
当时舆论风向是:战败可谅,言和有罪。
自五四运动以来,胡适表现都是谦谦君子。被人当众挖苦唾骂,他也能笑脸以对,而此时终于失态骂脏话。
周赫煊终止与陈光甫对话,回头问胡适:“适之兄,你还主和吗?”
胡适死盯着那些大屠杀照片,摇头道:“抗战犹有线生机,求和必然万劫不复。四万万国民,若是举手投降,则悉数沦为待宰之羔羊。”
“很好,你终于想通。”周赫煊欣慰道。
后世骂胡适人很多,原因即为主和。然而主和者并非胡适人,学术大牛陈寅恪和吴宓先生,他们在抗战初期也是主和。
对于汪兆铭“艳电”,虽然有无数人破口大骂,但却不乏同情和共鸣者。因为他们也是这样想,只是汪兆铭当汉*,而他们不敢当汉*而已。
即便到1939年夏天,这种军政官僚整体趋向于妥协
在学术界,这份主和名单可以排很长。比如北大校长蒋梦麟、北大法学院教授周炳琳,还有蒋廷黻、陈之迈等等等等,那是数也数不清。
而国党高官群体当中,汪兆铭、孔祥熙、张群、居正、于右任、陈立夫、阎锡山、徐永昌、王宠惠、陈布雷、魏道明,这些人要主和,要倾向于妥协。
你敢相信?大名鼎鼎陈寅恪先生,曾亲口说过这种话:“抵抗必亡国,屈服乃上策”。
这两句出自吴宓先生日记,是七七事变爆发后第七天,两人饭后散步闲聊时说。陈寅恪认为,拱手让出华北而求和,还能保住华南以偏安,将来或许可以渐渐恢复国土。若战则全局覆没,中国永亡矣。
以至于常凯申在南京沦陷后,在日记当中感慨道:“文人老朽以军事失利皆倡和议,高级将领皆多落魄望和,投机取巧者更甚……近日各方人士与重要同志,皆以为军事失败非速求和不可,几乎众口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