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红薯也不光他家有。福建送进京红薯也有数千斤,京里勋贵和高官都能分到几斤、几十斤不等。翰林院*员们每人都能分着份,阁老分更多,李东阳就想趁着元旦假期办个诗会。
番薯诗会。
茶陵派旗下少年诗人们闻听这成事,都要踊跃参加,唯有他亲弟子崔燮耷拉着双愁眉,不想凑这热闹。
他确有正事,还得给天子写图文版番薯栽培、食用指南呢。
李兆先替父亲安慰他:“前日赐食之后师兄写写过谢恩诗,再参加回诗会又能怎样?师兄你到时候只是不写,坐在上首跟父亲起评这些诗作就是。”
。
难道朝廷不知道麻沙版都是盗印?可建阳大火之后,朝廷还要送正版四书五经去让那些书商们精校精印呢。
他如今已经不在是凭着个小书店挣扎求生白丁,也不是要养家祖父母和弟弟小秀才,而是中央领导,眼光和心思自然和从前不样。
崔领导跟二品大员谈笑风声,研究红薯怎吃好吃。
福建引种进来才年多,最初还是那几个商人把番薯藤绞在船缆里偷运回来,直到现在也没栽种出几亩。而种出良种多又要运到京里来,当地*员们也没太敢吃,就只想出蒸、烤、熬粥这几种简单吃法。
崔燮深深叹气:“罢,到时候非有人要作诗,李师弟还是要帮把。”
既然老师要办番薯诗会,做弟子也得尽心帮忙。他是帮不作诗,但贡献不少往番薯里掺假,显得菜量更多法子:如掺藕粉做成水晶番薯丸子;以番薯作馅、糯米粉做皮糯米汤圆;番薯泥碾细如澄沙似糯米松糕;自己家做过炸薯饼;番薯、山药、芋艿三样蒸制成泥,夹上枣泥、澄沙馅番薯花糕……
红薯凉粉、红薯粉条虽然也好吃,但是太不出数,不合用在这宴会上,还
吃多胃不舒服,但若能推行开来,青黄不接时以此为粮,总比喝野菜羹强。
李布政还送他匣番薯,叫他带回家与家人同尝尝新。回到家里,天子赐食也送来,是精精致致小篓番薯,约有十余斤,表皮光滑干净,红殷殷,叫人看着就想起烤红薯。
他有十多年没吃过烤红薯,想起来也是心酸。
崔燮再不客气,立刻叫人取火盆来,精挑细选两个略小埋进灰里,晚上煨熟和谢瑛共享。还有几个小他叫厨子拿去蒸熟,剥皮和上雪白细面炸成点心,送给京里三个弟妹共尝。
红薯太珍贵,最好最大得留着作种,大家吃点儿掺假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