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地琢磨着这三件事,将它贯穿起来,看出慈禧心思:把江南勇都撤光,能打仗将领带到直隶,在直隶练出支精兵来拱卫京师。至于召见之前,他所设想主要事情,诸如江南吏治盐政、百姓生活、人才保举以及捻乱平息后皖、豫、鲁省恢复,还有机器局建设、如何抵御洋人等等长治久安之策,几乎无句涉及到。是慈禧自私,心中只有她和她儿子宝位?还是她才具其实平常,不足以虑及到这些迫不及待民生国计?曾国藩脑子里突然浮起李商隐诗来:“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慈禧虽未问及鬼神,但也不问及苍生。国家就掌握在这样太后、皇上手里,能指望它四海安夷、国运隆盛吗?他暗自摇摇头。
作为大学士,既已到京师,表面上也得做出个到职视事样子。召见结束后次日,曾国藩便至内阁到大学士任。他先到诰敕房更衣,然后在武英殿大学士公案前坐下,又到满本房里看看,再进大堂。大堂里横列六张大书案。东面三张为满大学士座位,西面三张为汉大学士座位。曾国藩在西面第张书案边坐下。立时便有内阁学士、侍读学士、中书等数十人前来拜见。当值侍读学士送来两个文件,曾国藩略为浏览下便签字。内阁名为正品衙门,位在六部之上,表率百僚,其实没有大权,只在皇帝授意下处置些日常政务。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又分出内阁大部分要事,于是内阁之权更轻,只办理些例行事务。正因为这样,内阁大学士和协办大学士便可以成为种加衔,不必到任。
清承明制,大学士办事地方设在翰林院,于是曾国藩又到翰苑去趟。先在典簿厅更衣,次至大堂坐,到圣庙行礼。再到典簿厅更衣后,到昌黎庙行礼,又到清秘堂坐。翰林院学士、编修等分批前来叩见。曾国藩含笑作答。想起初进翰苑时未到而立,而今已近花甲。岁月悠悠,时不待,去日已多,来日苦短。当他走出翰林院时,心中涌起是股莫名怅惘。
他回到贤良寺,案桌上请帖已经堆尺多高。要在往常,他会基本上不予理睬,但这次不同。来此为京师重地,邀请者地位大都显赫重要,且京师最讲应酬,又是势利之薮,不能轻易回绝别人邀请。二来离京多年,他也想借此机会与故旧见面,叙叙云树之思。他将相邀帖子摆开,大致排个日程,并吩咐纪鸿注意到时提醒。
这以后,他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