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与心智锤炼,才能使内心真正强大起来。而真正强大心灵,是不会受到任何外物干扰。这时候读再多八股文,也不会再改变他性格。而且
说坐在四排陶大临,微微沉吟片刻后,便面露微笑,开始提笔在稿纸上疾书,显然已经成功破题。比如说坐在八排沈襄,经过番苦思冥想,也已经开始面色凝重提笔书写。
还有几个年纪大些童生也陆续解题完毕,开始构思文章。
但论起轻松自如程度,哪个都不如坐在二排八列那位,即使陶大临也要比他差线。
却说沈默看到那截搭题,心中马上定位各自出处……前句‘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出自《大学》,后半‘诗云:穆穆文王’则是《诗经》里诗句,看起来实在是十三不靠。
但他只微微沉吟,便提笔写下‘夫人不如鸟,则真可耻矣;耻之,耻之,莫若师文王。’便将两句毫无关联句子,连缀合情合理且天衣无缝!
其实这种截搭题看似无理,却是真正能考验考生水平。不仅要将书经吃透,才能看明白两截分别意思,还得开动脑筋,将其巧妙连接起来,最起码要自圆其说。这分明是在考察应试者随机应变能力,也恰恰是绝大多数考生畏之如虎原因……
要知道绝大多数读书人,在学完四书五经及相关著述后,便把全部精力放到八股文上,整日里诵高头讲章、背程文窗稿,不看三通四史,不知秦皇汉武,脑袋早如花岗岩般僵硬,让他们去随机应变,还不如让老母猪上树来得现实。
沈默之所以应对轻松,是因为他脑袋没有僵化,不会拘泥,很容易便将本不相干两句话扯到起……这种联想能力本没有什特异之处,但在群拘泥不化读书人中,竟显得那样特别!
此刻沈默终于明白沈先生为什大反常规,迟迟不肯教自己时文——是因为先生从他身上看到与众不同创造力,不受束缚思维能力。而这种特质天敌,就是死板教条八股文,如果沉迷于应试文章,久而久之,消涨之间,便会与大多数书生样,古板迂腐,百无用。
而沈先生虽然本身古板,但阅历丰富,知道读书再多书呆子也是百无用,真正能干好事情,还是沈默这种头脑灵活、心思通明之人,所以他恪守孔夫子‘因材施教’教诲。面用繁重课业,磨炼沈默心性,将他性格中浮躁和投机取巧缺点除去;面将其课本扩展到诸子百家、经史子集,以历代大家智慧与心得,来增强沈默心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