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树声、魏学增、唐汝楫三大阁老,廷推入阁人数也被皇帝压到最低,丧失在内阁压倒性优势。聊以自慰是,依然保住科道阵地,并且随后得到王崇古空下吏部尚书……南京吏部尚书陆光祖北调掌铨,至少短时间内,杜绝再次党争可能性。应该算是个盈亏持平之局。
对于挑起这场大战晋党来说,就是不可承受之痛。他们原本企图借助万历皇帝支持,趁东南帮群龙无首之际,对其完成超越。谁知东南帮早有准备,严阵以待,在皇帝完全拉偏架情况下,表现出极高斗争水准,最终以惨烈兑子结束这场斗争。可以说,这个局面是晋党最不愿看到,因为他们在朝堂实力,远远不如东南雄厚,东南有充足人才库,打得起消耗战。他们却因为教育基础问题,人才比较单薄,杨博、葛守礼去后,就指望着王崇古和张四维挑大梁,新辈王家屏、杨俊民等人始终还是稚嫩。两人全都折在这场,对晋党打击是致命,至少很长段时间里,晋党是别想再出头。
看起来唯得利,只有万历皇帝,他置身事外,在深宫中坐看大臣拼得你死活,并且成功杯葛让他喘不过气强势内阁……因为王希烈、陈恩育只能算是沈党边缘人物,诸大绶、申时行又非强势之徒,所以东南失去对内阁绝对控制。虽然张四维走,但还王家屏、吕调阳这样保皇党,万历皇帝再也不用担心自己说话,被内阁当成耳旁风。
但万历不会因此而知足,他已经对大臣彻底失望,知道哪怕是张四维这样铁杆保皇党,都有他自己打算,旦让其掌握大权,样会限制皇权。还是得用自己人才放心——几位大学士履新当日,他中旨便到内阁,命令拣选内臣三千七百人应用,引起朝野轩然大波。
因为沈默丁忧,万历便诏令司礼监,会同礼部招收内臣三千五百人,当时考虑到万历年间还未曾增加过宫人,礼部便题覆永不为例。谁知道刚过半年,竟又要增加内监人数。礼科给事中李天植封还中旨,疏请收回成命,散此党羽。万历不为所动,以报闻之。
因为向来是内廷能插手外廷事儿,外廷却管不内廷。内监队伍扩大,内廷权势便可扩张,他们当然愿意,也不怕礼部不帮着招人,天下等着当太监人海去……您还别不信,后世提太监宦官,好像是在骂人似,但在有太监年代,这些阉人们可是吃财政饭,就算不是公务员,也算事业编。能混进太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