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两次推辞不就,王安石由是名重天下,士大夫恨不识其面,朝廷常欲授以美官,惟患其不肯就也……朝廷老是想授给他好差事,就怕他不接受。
也正是因为有此贤名,王安石不讲卫生,才会被视为名士风范,
些,熏不着就是。
这个时候王安石,已经名满天下。他是庆历二年金榜传胪,本来阅卷官评为第,但因为官家阅卷时,见他文章自然是极好,可王安石用个典故,叫‘孺子其朋’,叫赵祯感觉不舒服。
这个典故,出自《尚书》,‘孺子其朋,其往’,这是当年周公辅佐自己侄子成王时,教导国君要诚心地将大臣们当朋友们看……赵祯当时年轻气盛,自然不喜欢这种口吻,认为这个人不能当状元,连三鼎甲都不准入,给落到第四去。
第四就第四吧,反正王安石根本不在乎这个,他辈子都没跟人提过,自己曾经中过状元事,这不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而是他太淡泊名利……这从以后日子里,可以清晰体现出来。
宋朝规定,新科进士必须全部外放,甲科进士也不例外。但甲科进士有个特权,就是在地方做官满任后,可以进京参加馆阁试,这就是后来明朝庶吉士考试前身。经此职,遂为名流,继而由馆阁为两制,由两制及两府,可谓条青云直上快车道。
换谁,得到这样机会,都得牢牢抓住。何况王安石在科举时,还‘被第四名’,在所有人看来,他将会借此机会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状元之才,然而王安石偏偏连名都没报,继续在偏远山区当他知县。
这年,王安石二十五岁。
王安石也因为这次不同寻常之举名声鹊起,加之他为官清廉、颇有政声。三年后,已经升任舒州通判王安石,又得到宰相文彦博赏识,认为他这人能力出众、政绩卓越、品德高尚、淡泊名利,举荐他入京为官……想想苏洵同志求之不得,便知道这是多难得机会。
官家便召王安石入京考试,要称称他斤两,看看到底有没有宰相说得那好。但是王安石又拒绝,他在给皇帝《乞免就试状》中说到,文相公说这个人淡泊功利,这是谬赞。事实上不是这回事儿,而是家里经济条件太差,上有祖母、母亲需要赡养,下有帮孩子需要抚养,中间还有弟弟妹妹要成亲,全靠个人工资。如果在京城话,物价太高,花销太大,根本顶不住,希望朝廷理解。
最终朝廷理解他,此事不之。这年,王安石二十八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