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真是难得仁德之人。”董昭长叹道。“其实,家中就在韦乡东南处几十里济阴定陶,这兖州各郡国大多地势狭小,此处于便如乡梓般,君侯不愿生灵涂炭,又如何愿意见到如此光景呢?说不定,这韦乡之中便有们济阴同乡呢!”
公孙珣不由再度抬眼看对方眼:“既如此,想来公仁必然有第三个通用平叛方略?”
“是还有个。”董昭拢手而言道。“昨日听到燕县捷报,颇有所感……君侯,你说若是驱动本地降兵、壮丁去攻城,何如驱动此地豪强大户去攻城呢?”
“这有什区别?豪强大户便不是驱动自家贫苦徒附、佃农去攻城吗?还不如用俘虏呢!”
如此想法,公孙珣几乎是脱口而出,然而他终究是没有说出口,反而陡然间有所醒悟。
,便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董昭侃侃而言。“将军在黄河之上以铁索连环诸舟船,使军跨黄河如履平地,既如此,便应当肆意横行于大河上下,忽南忽北,让卜已和他下属贼帅们不知所措。”
“公仁所言甚是。”
“君侯不必夸奖。”董昭晒笑摇头道。“如所料不差,君侯本就想如此行事。”
公孙珣也是当即点头承认:“确实,大河之利在,取南取北皆随愿,既如此,完全可以借铁索舟船南北乱行,让贼军失措。还有呢,公仁还请继续。”
“还有……”董昭不由神色敛。“这其二,其实可以仿效黄巾贼和程立做法,或是降兵、或是壮丁,或干脆是民夫……总之,裹挟向前,聚众攻城?”
话说,公孙珣这个时候对于黄巾军性质已经有更深入认识……此时黄巾军顶层乃是不折不扣宗教人士,
“这是什意思?”公孙珣不由蹙额反问。
“敢问君侯,”董昭不慌不忙。“若今日不来,你明日要行何法?难道要驱动军精锐骑士下马攻城吗?”
公孙珣时沉默,却终于是无奈承认:“公仁意思懂……不错,若是真无良法,便只好动用黄巾贼之前白马、燕县俘虏,逼迫彼辈蚁附登城!而且下战若是守将还如这韦乡处般,怕是还要顺势收拢韦乡俘虏,连续裹挟,连续聚众攻城!”
“但事非得已,君侯并不愿如此,对否?”董昭急切问道。“不然君侯也不会独自去查看土城破绽?”
“不错。”公孙珣倒也没做遮掩。“如此方法虽然有效,却不愿意多做……只是,若无它法,却也只能如此行事。公仁,须是军主将,两军交战,必要时总是要有所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