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有做到,自己很觉抱愧。现在正做第步功夫,想达第二步,还未达到。至于第三步,自量终身无达到之日。譬如行路,虽然把路径寻出,无奈路太长,脚力有限,只好努力前进,走截算截。
以上就是《对圣人之怀疑》原文。这原是满清未年思想,民国十六年才整理出来,刊入《宗吾臆谈》内。因为有这种思想,才会发明厚黑学。此文同《厚黑学》,在思想上,算是破坏工作。自民国九年著《心理与力学》起,以后文字,算是建设工作。而《心理与力学》文,是全部思想中心点。
民国九年,定出条公例:“心理变化,循力学公例而行。”又绘出甲乙两图,以后切议论,都以之为出发点。批评他人学说,就以之为基础,合得到这个方式,就说他对,合不到,就说他不对。这是自己造出把尺子,用以度量万事万物。也自知不脱见,但开这间铺子,是用这把尺子,不能不向众人声明。
们试就甲乙两图,来研究孟荀杨墨四家学说:孟子讲“差等之爱”,层层放大,是很合天然现象,便他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与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类话,总是从第二圈说起走,对于第圈之,则浑而不言。杨子主张为,算是把中心点寻出,他却专在第圈之字上用功,第二以下各圈,置之不论。墨子摩顶放踵,是抛弃第圈之,他主张“爱无差等”,是不分大圈小圈,统画极大之圈事。杨子有小圈,就不管大圈;墨子有大圈,就不管小圈。他两家都不知:天然现象,是大圈小圈层层包裹。孟荀二人,把层层包裹现象看见,但孟子说是层层放大,荀子说是层层缩小,就不免流于偏。们取杨子字,作为中心点,在外面加个差等之爱,就与天然现象相合。孟言性善,荀言性恶,杨子为,墨子兼爱,们只用“扩其为之心”语,就可将四家学说折衷为。
孟子言“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惕是自己畏死,恻隐是悯人之死。孟子知道人之天性,能因自己畏死,就会悯人之死,怵惕自然会扩大为恻隐,因教人再扩大之,推至于四海。道理本是对,只因少说句:“恻隐是从怵惕扩充出来”,又未把“与孺子同时将入井,此心作何状态”提出来讨论,以致生出宋明诸儒误会,以为人之天性发出来,就是恻隐,忘却恻隐之上还有怵惕二字。部宋元明清学案,总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