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行排则极为迟笨,且“排身短小,不利江湖”(31)。以之当敌,不啻儿戏,于是改弦更张,心造船。
既然无人会造,曾国藩就自己设计。湖南湖北赛龙舟风气很盛,于是他命人以龙舟为制,造批“曾氏战船”。曾国藩自己说:“余初造战船,办水师。楚中不知战船为何物,工匠亦无能为役。因思两湖旧俗,五日龙舟竞渡,最为迅捷。短桡长桨,如蚿之足,如鸟之飞。此人力可以为主者,不尽关乎风力水力也。遂决计仿竞渡之舟,以为战船。”(32)
然而试验,“曾氏战船”容易倾覆,根本打不
仗。费尽周折,曾国藩终于找到
明白人。从长沙前来
守备成名标向曾国藩介绍
广东快蟹船和舢板船
大概样子。又过几天,同知褚汝航从桂林前来,向曾国藩介绍
长龙船
造法。于是曾氏大雇衡州、永州
能工巧匠,在湘潭设立两个船厂,大量制造快蟹、长龙、舢板战船。“两厂之船,往来比较,互相质证。”(33)两位军官本身并非工匠,他们只介绍
外地舰船
大体模样,至于船
具体结构尺寸,乃至每
个部件,他都要和有经验
工匠反复设计,不断试验。
当时广西巡抚劳崇光解炮二百尊赶赴湖北,在经过衡州时曾国藩将其截留,包括护送水手也
并留下,这些人后来成
湘军水师
教练。当时,中国各地所铸造
战炮,不仅炮身笨重,射程短,而且由于技术不过关,时常炸裂。早在鸦片战争时,曾国藩已经认识到英国人
船坚炮利,为此,曾国藩花费重金,从广东购置大批洋炮,经过反复研试,终于将洋炮安装在战船上,成
当时中国技术先进、装备精良
内河水师。
史载曾国藩“创建舟师,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不惮再三更制以极其精”(34)。字字不虚。曾国藩身上有着突出试验精神和开放态度,凡事总愿意亲身经历,亲自体验,勇于尝试,勤于尝试。做事讲究身到、心到、口到、眼到,特别强调要“苦下身段去事上体察
番”(35)。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建成十营水师。曾国藩建军,确实筚路蓝缕。
然而比起筹饷来,以上这些都算不上艰苦。
曾国藩最初拒绝出山办理团练,个最关键
原因还不是自己不懂如何练兵,而是不愿意去筹钱。因为办团练国家不提供经费,只能自己去劝捐,也就是说,劝那些大户捐款。早在还没有出山前,他就说过:“至于催促捐项,无论斩焉在疚,不可遽登人门,即使冒尔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