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做事,凭是股气,但不管这个事千万年后能否经得住评价。王船山说,圣贤定是豪杰,而豪杰不定是圣贤。在郭嵩焘看来,曾国藩是圣贤,而左宗棠仅止于豪杰,这就是二人根本区别。
(1)赵烈文描述:“中丞衣短布衣,跣足,乱发汗泪交流。”赵烈文:《能静居日记》2,岳麓书社,2013年,第799~800页。
(2)曾国荃撰,梁小进主编:《曾国荃集》1,岳麓书社,2008年,第20页。
(3)《曾国藩全集·日记》3,岳麓书社,2011年,第65页。
(4)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41页。
动左宗棠。左宗棠第次对曾国藩产生发自内心敬重和钦佩。这是曾左关系上个重要转折点。因此曾国藩去世后,身在西北前线左宗棠派人千里迢迢送来副谁也没有料到挽联,其文曰: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80)
终于承认自己不如曾国藩。
对曾左生恩恩怨怨,人们评价议论得很多。其中老朋友郭嵩焘评价值得读。
(5)钱行编:《思亲补读录—走近父亲
对于生至交曾国藩,郭嵩焘由亲近而敬佩,最后甚至达到崇拜地步。有次,郭嵩焘在曾氏大营中待几天,在日记中记下他人如何评曾:
相国好谀而不废逆耳之言,好霸气而准诸情理之正,是从豪杰入者。其于用人处事,大含元气,细入无间,外面似疏而思虑却极缜密,说话似广大不落边际而处事却极精细,可为苦心孤诣。尝言李申甫能知深处,不能知浅处。又尝言古人办事不可及处,只是运用得极轻,庖丁解牛,匠石运斤成风,有此手段,所谓不动声色措天下于太山之安者,轻而已矣。(81)
也就是说,曾国藩喜欢听好话,也能听坏话。做事能决断有霸气,但都是凭情理。用人处事,从大格局到小细节,都值得学习。表面上看很疏朗大气,其实思维极缜密。说话表面上听起来不着边际,实际上办事极精细。他曾经说,李榕只解深处,不解浅处。又说,古人办事,之所以不可及,只是能够举重若轻。为什能够不动声色就改变天下大势呢?举重若轻而已。
这哪是写曾国藩,简直就是在描写活圣人。在另处日记中,他这样评价曾左二人不同:
左帅以盛气行事而不求其安,以立功名有余,以语圣贤之道,殆未也。(82)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