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和洋务看法和见解,与曾国藩有高度共鸣。
其次,李鸿章才与“德”靠得住。曾国藩胞弟曾国荃性格冲动、见识不高,名将鲍超文化水平太低,左宗棠和沈葆桢先后与曾国藩发生冲突,甚至决裂。相比之下,李鸿章在这些人当中综合得分最高。
最后,李鸿章比曾国藩年轻十二岁,并且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他为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刚强坚毅。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后身体出很大问题,疾病不断,进取心已经大大减弱,李鸿章却总是乐于承担切繁难,因为他有这个能力和精力,更是因为他还没有达到人生巅峰,实现“封侯”之志。
当然,对于李鸿章这个人缺点,曾国藩看得也很清楚。曾国藩后来对李鸿章评价广为人知:“李少荃(李鸿章号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也是曾国藩弟子,字荫甫,号曲园居士)拼命著书。”(72)李鸿章是行动者而非思辨者。曾国藩是以学术和道义为基,李鸿章则是以事业和手腕为基。虽然都是翰林出身,但是李鸿章生与理学无缘,身上那种粗野之气直不能去除。因此曾国藩说:“李少荃等才则甚好,然实处多而虚处少,讲求只在形迹。”(73)他是个只能办事,不能传道人物。然而人才无法求全,曾国藩说:“大抵天下无完全无间之人才,亦无完全无隙之交情。大者得正,而小者包荒,斯可耳。”(74)对李鸿章这些缺点曾国藩只能接受。
因此经过多年全面考察,曾国藩决定裁湘留淮。当曾国藩把这计划通报给李鸿章时,李鸿章是非常兴奋。枪杆子就是权力来源:“兵制尤关天下大计。”因此他迅速致函曾国藩支持裁湘留淮决策,并说“吾师暨鸿章当与兵事相终始”,淮军“改隶别部,难收速效”,“唯师门若有征调,威信足以依恃,敬俟卓裁”(75)。
现在,正如李鸿章所说,“师门”曾国藩要“征调”这支保留下来军队。
曾国藩是个凡事从长远筹划人。早在他决定派李鸿章创建淮军时候,就已经给这支军队预定多年之后“剿”捻任务。那时虽然是由僧格林沁负责“剿”捻,但是曾国藩认为此人头脑简单,战术单调,难以成事。湘军都是南方人,不耐北方寒冷气候,也不惯食面,而淮勇生长在北方,刚劲斗狠,正可以代替湘军“为中原平寇之用”。因此淮军东下之初,曾国藩就告诉李鸿章,这支淮军现在任务是平定上海方面太平军,将来还会用来平定中原带捻军:“目下可使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