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不愿意这样做。曾国藩自己想法,是以散员“留营以维系军心”(89),与军事相始终。曾国藩是个做事追求有始有终人,既然“剿”捻,就定要
出。朝廷现在已经不是慈禧和恭亲王联合主政,而变成慈禧个人专政。
原来同治四年(1865)三月,就在曾国藩出征前不久,慈禧在朝中发起场“小政变”:她亲拟诏旨,革去恭亲王奕议政王和其他切差使。
祺祥政变之初,慈禧没有自己势力,也不熟悉政务,所以把国家大事几乎全权委托给奕。奕明敏有才,因此军事大事布置得井井有条,出现同治中兴大好局面。然而慈禧翅膀硬之后,压抑不住争权夺势本能,故有此举。
慈禧此举扭转祺祥政变以来蒸蒸日上步入正轨朝局。后来虽恢复奕首席军机大臣职务,但议政王称号却从此取消,再也没有恢复。“尤为重要是,经过这次打击,奕在那拉氏面前完全屈服下来,处处谨慎,遇事模棱,不敢轻易表示异同,在统治阶级中威望和影响也渐趋衰微。”(86)
朝局因此渐渐走向平庸昏乱。在曾国藩“剿”捻期间,慈禧经常瞎指挥。曾国藩在与友人书信中,更以治病求医为喻,对此痛下针砭:
夫未病之时,桓公遇扁鹊,弗之信也。既病之后,又委诸庸医,施治失序,针药杂试,攻伐溃乱,乃别求新医而试之。则疗治之疾徐甘苦,宜听新医家主张,而他人不得道谋。乃病家之妇孺臧获,竟欲掉舌伸指,指麾新医,使听命焉。虽俞、扁亦难为功,况智识短浅不如俞、扁者乎?(87)
信中之“新医”,乃曾国藩自况,而病家之指手画脚“妇孺臧获”,则影射太后、小皇帝与其周围奴才们,厌烦之情,溢于言表。慈禧小政变之后,曾国藩对她直表现出种反感情绪。
慈禧和咸丰样,对军事贯是急于求成,对僧格林沁如此,对曾国藩依然如此,有挫败,就想换人。因此才有曾李互易之举。这就让做事贯坚持到底曾国藩不得不接受半途而废局面。
李鸿章北上之时,朝廷并未指明由何人接任两江总督。朝廷上谕要求曾氏病愈后上京陛见,实际上含有另行安置之意。
李鸿章接旨后,即递上奏折,强烈建议曾国藩回任,因为“剿捻全军专恃两江之饷,若经理不得其人,全局或有震恐”(88)。自己在前督师,曾国藩在后筹饷,患难与共,休戚相关,若接替人选不当,诚恐呼应不灵。因此朝廷遂命曾国藩回两江总督本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