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担任朝中、二品文官,在地方出任督、抚也很少。
而曾国藩在保举下属方面非常尽力。他幕僚大部分都在幕府成材,然后成就自己事业。薛福成说:
自昔多事之秋,无不以人才之众寡,判功效之广狭。曾国藩知人之鉴,超轶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中,见以为伟器,或物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许为异才。平日持议,常谓天下至大,事变至殷,绝非手足之所能维持。故其振拔幽滞,宏奖人杰,尤属不遗余力。(42)
曾国藩幕僚出幕后官至出使大臣5人,军机大臣2人,尚书2人,大学士2人,侍郎3人,北洋大臣1人,总理衙门大臣1人,总督16人,出任总督30人次,巡抚28人,出任巡抚50人次。此外,还有布政使、按察使、提督、副将、道员、知府、知县,最不济也有候补、候选、记名之类。林林总总,不胜枚举。天京克复前后,湘系“文武错落半天下”。英国历史学家包耳格曾经说:“曾国藩是中国最有势力人,当他死去时候,所有总督都曾经做过他部下,并且是由他提名。如果他曾经希冀话,他可能已经成为皇帝。”(43)话虽夸张,但从个侧面反映曾国藩影响之大。
当然,不光是幕僚们从曾国藩这里获得收益,曾国藩本人也从幕府中收获巨大。李鸿章思维清晰敏捷、作风明快果断,往往眼就能看出大局关键。因此遇大事,曾国藩往往求助于李鸿章分析决断。
比如咸丰十年(1860),为解安庆之围,太平军兵指武汉。如前所述,曾国藩虽然明知太平军目是要把湘军从安庆调开,但是因为武汉位置实在太重要,因此到底救不救武汉,举棋难定。咸丰十年(1860)五月初十日上午,他和名将李续宜“熟论安庆、桐城两军应否撤围,约沉吟二时之久”,讨论思考四个小时,没有结论。下午,李鸿章来参与讨论,结果“得少荃数言而决”(44)。李鸿章几句话,让他下决心,决意不撤皖围之兵,把“旋转乾坤”赌注,全押在安庆围点打援上面。在曾国藩遇到另次重大危机,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要求湘军北援事件中,李鸿章也起到关键作用。曾国藩召集文武僚佐,给他们出题考试,让他们各立议。大多数人主张“入卫”。但是李鸿章独持异议,帮助曾国藩做出个重要决断:“谓夷氛已迫,入卫实属虚名。六国连衡,不过金帛议和,断无他变,当按兵请旨,且无稍动。楚军关天下安危,举措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