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明在黄河中下游出现后,发展得非常快。在高度发达农业文明基础上,中国
政治文明也迅速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大规模实行分封制
国家,中国建立
层层分封
“封建制度”,不但时间上比欧洲早
两千年,而且在形式上也比欧洲更整饬有序。中国
青铜文明虽然后起,但是远比其他地区
青铜文明辉煌,这个在博物馆中展示得
目
然:湖北省博物馆中
曾侯乙墓青铜文物,其精致和繁复程度,是其他地区
青铜器物无法望其项背
。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出现
诸子百家,这早早地奠定
中国文化
基本格局。及至秦朝,中国又率先在人类史上创立
最大
郡县制君主专制国家,建立
当时国家对人民最严格、最精密
控制。因此,中国历史
大特点是,社会很早就出现
“现代化”
面貌。李侃如说:“发端于秦朝
官僚制度,经历几个世纪,呈现出近代西方官僚制度
特点:界定清晰
职位,基于功绩
任命,明确
报酬结构,职能
专业化,高度发达
正式沟通体系,关于权力行使
适当路线
详细规章,定期
报告职责,正式
监察组织,等等。”李零说,秦代政治
那套“理性设计”,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等,“若以西洋史
眼光看,都是非常‘现代’
创设”,远比世界其他地方“先进”,西方要在
千多年后才出现这些东西。决定中国文化特点
几乎
切因素,从文化特性到政治体制,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完全成熟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也认为,现代国家在中国
出现要比其他地区早得多:“中国是创造现代国家
第
个世界文明”。
但是,在秦始皇统中国后,中国演变
步伐突然慢
下来。自秦朝到晚清,中国思想文化基本上都是沿袭阐释先秦诸子,原创性
新成就不多。中国
政治制度也是历代沿袭秦制,没有本质性
变化。因此在历史上,就体现为治乱兴衰
不断循环。
中国文明早熟是因为得天独厚
地理环境,中国文明后来
稳定,也是由于地理环境
优越。在文明基本成熟之后,半封闭
地理环境以及周边民族文化上
普遍落后使中国早期文明遇到
挑战很小,从而使它丧失
探索农业文明以外其他文明形式
动力,也丧失
自
剧烈变革
压力。[3]
中国历史发展第三条脉络,是两头变化剧烈,中间不断循环。
们说中国文化是连续
、没有中断
,但并不是说没有过变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