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争霸”是春秋时代主题,那“变法”就是战国时代主旋律。进入战国之后,各国争先恐后开始变法。管仲以富国强兵为目,在齐国举起改革大旗。不久,李悝在魏国又兴起改革大潮。楚国吴起变法是战国时代又次著名
族势力,统指挥,提高国家战斗能力。
接着,要扩大军队。国家要想不被吞并,就要有强大武装。
要扩大军队,最关键是什?是钱。
战争是最能消耗资源。因此需要提高z.府对社会资源汲取能力,换句话说,要从民众身上获得更多钱,征到更多兵。
铁器普及之后,井田制就瓦解,为什呢?因为农民用铁器,在很短时间内就把原来用木器、石器种年公地种完。种完公地之后还有大把时间,于是就自己开荒——春秋末期,土地还大量荒着。开荒,打粮食,不用交公,可以归自己。
这样,大家都忙着开荒,原来那点份地就可种可不种。井田制就瓦解,国君和贵族能收上来粮食就更少。
所以鲁国最早搞次改革,叫“初税亩”。按字面解释,就是第次开始按亩纳税。也就是说,不管老百姓手里是公田还是私田,都要交税。原来只有公田要交税,现在自己开荒地也需要交税,这样,国君税收就大幅增加。这制度于公元前594年自鲁国开始,后来楚国、郑国、晋国等国家也陆续跟进。这是国家汲取能力第次大幅增强。
国家力量第二次增强,则是分封制演变成郡县制。郡县制是楚国发明。楚国原来是南方个蛮夷之国,不太懂中原国家规矩。般来说,个国家打下块新土地,都要新封个贵族。楚王不这样做,他把这块新土地叫作“县”,就是“悬着”意思,意指悬在边疆块土地。楚王派自己个仆人去管理这块土地,收税直接归楚王所有。这样县越来越多,楚王直接控制土地也就越来越多。
这就是郡县制雏形。制度创新往往是在楚国这样边缘国家完成。
分封制相当于地方自治,国君想直接从各地贵族手里征发百姓、征收赋役,会遇到贵族阻挠和反对,很不容易。但分封制变成郡县制后,国家取得对老百姓最终控制权,无论征税还是发兵,都由国君说算,贵族不再有发言权。于是,各国纷纷效仿,越来越多国家实行郡县制,这就是战国变法基本逻辑,其实也是千多年后中世纪后西方各国建立中央集权、形成近代民族国家逻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