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北周相比,鲜卑化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北齐统治者是“鲜卑化”汉人。
“神武既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遂同鲜卑。”北齐奠基人高欢是渤海籍汉人,但是因为祖上很早以前就与鲜卑族杂居,已经完全鲜卑化。高欢能讲口流利鲜卑语,崇拜鲜卑文化,看不起汉人,因此朝廷上下弥漫着“大鲜卑主义”气氛,“共轻中华朝士”。高欢儿子高洋经常“散发胡服”,甚至“数为胡服,微行市里”。高洋太子喜欢读书,这让高洋很不高兴,说他太像汉人,“每言太子得汉家性质,不似,欲废之”。在他影响下,北齐朝廷中呈现严重反汉化倾向。有个叫韩凤大臣,也是鲜卑化汉人,他非常仇视没有鲜卑化汉人,动不动就宣扬“狗汉大不可耐,唯须杀却”,向皇帝建议杀光汉人文官:“汉儿文官……宜加诛戮。”而皇帝竟如其言,对汉人文官“并斩之殿庭”。
所以们通常只知道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断诸北语,从正音”,却不知道北齐鲜卑化汉人主导“反汉化”运动。正是在这些鲜卑化汉人主导下,北齐恢复很多被北魏孝文帝禁止鲜卑旧俗,比如“鲜卑语复盛,……谓之国语”。比如皇位继承中“兄终弟及”,北齐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三位就是同父同母兄弟。
那,北齐为什如此卖力地反汉化呢?因为有孝文帝汉化改革历史教训在先。鲜卑人建立北魏开始也是二元结构,但是孝文帝取消二元结构,要求30岁以下鲜卑人律放弃母语,从头学习汉语,用中原制度统整个帝国。结果不旋踵,北魏王朝丧失战斗力,迅速灭亡。这历史教训正是后来北齐和北周反汉化根本原因。
四
隋朝创立者杨坚也是个鲜卑化汉人。史载杨坚出自关中名门弘农杨氏,陈寅恪则认为杨坚家族是山东普通百姓家族。不论如何,这个家族数代都为鲜卑人服务,和鲜卑族生活在起,已经严重鲜卑化,改姓“普六茹”氏。杨坚娶鲜卑柱国独孤信之女为妻,因此隋炀帝杨广身上至少有半鲜卑血统。
正是因为已经鲜卑化,所以杨坚从自己外孙——北周末代小皇帝周静帝手中夺取政权时,得到大多数鲜卑贵族明确支持。隋朝建立之后,从中央到地方,从文臣到将军,鲜卑贵族都占据着非常重要位置。[13]这是理解隋代历史个重要背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