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听到“蒋委员长”四字,无论何时何地,必须迅速立正。个三百来人
大队,瞬间爆发出三百来双皮鞋敲击地面
声巨响,其速度之快,动作之整齐,声音之响亮,令人震撼。
他发现学生兵明显被优待。普通士兵犯纪即当众吃军棍,立刻剥除下衣,揿到地上紧压双腿,军人举起七尺长军棍执行,共打五下(轻罚),已皮开肉绽。学生兵犯
错,最多关禁闭。
[父亲笔记]
在杭州,竟同二姐会
面。蕴姐十七岁出嫁,后搬到苏州,
直关系亲密。三年初中
在苏州读书时常去见她,她曾在景海及惠灵中学读书。后来搬家到上海,住宝山路。这次父亲来信说她到
杭州,
非常高兴。隔天照信上
地址找到艮山门,走进
个上海里弄式
房子,刚上
二楼,不料正与她迎面相遇。
热得脱下军帽扇风,她见
个光头对她傻笑,竟认不出
来,“倷(引注:你)寻啥人?寻错人家
!”
叫声“阿姐—”“啊呀—是弟弟哩,剃
个光头?从啥地方来呀?”见
这身打扮她大为惊讶,两人哈哈大笑。
摸光头说:“军训啊!”—
十八岁,她二十
岁。这
幕印象甚深,如今回想,就像发生在昨日。
二姐是为服侍高龄公公,特地带
女儿搬来杭州。她介绍
同
个白发苍苍
老者见
面,实际也不过六十岁左右年纪而已,较显苍老。知道
在杭州军训他非常高兴,眯起老花眼从上到下对
打量
番,马上叫
姐姐:“‘代名词’,去买点心给弟弟吃。”说来好笑,据说姐姐初到夫家时,学生气未脱,有
回大发议论说,人
名字,不过是个代名词罢
,怎
取都可以。听者大噱,遂给她起
“代名词”
绰号。以后姐夫全家上下都叫二姐为“代名词”而不呼其名。
这次去看姐姐,同她没讲多少话,倒是老先生与叨叨不休,拿出装裱
册页诗作,不厌其烦
页页讲解,字写得苍劲古朴,很有功底。现在想来,老先生怎会拉
大谈诗词?他
谈兴不是为
,他三个儿子
个女儿,个个不在身边,且同诗文无缘,同
姐姐也无从谈起,无人好谈,知道
是高中生,好似遇到知音,
发而不可收。
不理解老人
苦楚,只喜欢他
手好字,想讨字又不敢。此后
直再没见过他。
六月下旬某日,杭州特别热,全体高中生集中到营房前操场,不久大学生队伍也到
,
片“报数、立正、稍息、实到人数”声此起彼落,值星官喊口令开始拖长尾巴,声音变粗,立正
“正”字拖长四五拍,全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