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所以,这位和平主义者西塞罗要求共和国军队去反对独裁统治军人,因为他本人,正如他后来学生伊拉斯谟[74]样,憎恨内战,超过切。他提议,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宣布篡权者安东尼不受法律保护。[75]
[74]伊拉斯谟(DesideriusErasmusvonRotterdam,1466—1536),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著名人文主义者,生于荷兰鹿特丹,故人称“鹿特丹伊拉斯谟”。1495—1499年就学巴黎,后在法、德、英、意等国任教职和游历,1521年后定居瑞士巴塞尔。首次编定附有拉丁文译文希腊文版《圣约新约》,为马丁·路德翻译圣经奠定基础。代表作《愚人颂》(1509)。他对欧洲反封建斗争尤其对德国宗教改革起过积极作用,但本人并未参与宗教改革,也不主张用,bao力推翻封建统治。
[75]公元前44年12月20日,西塞罗在元老院发表第三篇反对安东尼演说,宣布安东尼已正式开始反对罗马人民内战,呼吁采取有力行动进行回击,要求承认屋大维和布鲁图斯反对安东尼行动合法,要求宣布安东尼为人民敌人。同天,西塞罗又在公民大会上发表第四篇反对安东尼演说,将安东尼与卡提利纳相提并论。但是,尽管相当大部分元老支持西塞罗,却也有许多元老态度并不坚决,他们对内战感到恐惧,从而力求避免采取极端措施,还有不少人支持安东尼,所以西塞罗提议当时并未获得通过。
自从西塞罗不再为可疑官司当辩护人,而成为崇高事业维护者以来,他在这十四篇反对安东尼演说“反腓力辞”[76]中真正找到富于感染力和激励人心言辞。他向自己同胞发出呼声:“假如别民族愿意在奴役中生活,们罗马人却不愿意。如果们不能赢得自由,那就让们死去。”他说,如果罗马这个国家真气数已尽,那,主宰着全世界罗马人就应该采取这样行动:宁可正面对着敌人死去,而不愿任人宰割——就像已成为奴隶罗马斗士在竞技场上表现那样。“宁可在尊严中死去,而不在耻辱中苟生。”
[76]“反腓力辞”(拉丁语:Philippica),源自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演说家、m;主派政治家狄摩西尼(Demosthenes,公元前384—前322)为反对马其顿人入侵希腊发表“反腓力”演说。此处“腓力”是指马其顿国王腓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