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尼手中第部阿琴波尔迪长篇小说是《皮面具》意大利译本,译者是个什克罗西莫,出版时间是1969年。继《皮面具》在意大利落户之后,1971年出版《欧洲河流》,1973年出版《遗产》,1975年是《铁路之美》。但是,此前,1964年罗马家出版社出版过阿琴波尔迪短篇小说集,其中不乏战争故事,书名是《柏林渣滓》。因此或许可以说阿琴波尔迪在意大利并非完全鲜为人知,尽管也不能说他是成功作家、半成功作家、不大成功作家,而是成绩为零作家,因为他作品躺在书店发霉书架上无人问津,或者降价处理,或者被遗忘在出版社仓库里等候切纸机裁处后化为纸浆。
莫里尼当然没有被阿琴波尔迪作品在意大利读者中暗淡前景所吓退,译完《分叉分叉》,他分别给米兰和巴勒莫两家杂志撰写两篇关于阿琴波尔迪论文,篇是研究《铁路之美》命运问题,篇是研究《忘川女》和《比特丘司》中意识和过错种种伪装。《忘川女》表面上看像情色小说。《比特丘司》篇幅不到百页,在某种程度上像让-克劳德在慕尼黑小书店购买《米慈宝物》,主要情节是介绍阿尔贝特·比特丘司生平遭遇,这个人物居住在贝尔纳州,是路策尔富鲁地区牧师,写过布道文章,使用笔名“耶雷米亚·戈特黑尔夫”。两篇文章都发表,莫里尼介绍阿琴波尔迪其人说服力或者文章魅力清除许多障碍,因此1991年莫里尼第二部译著——《圣托马斯》,得以在意大利问世。那个时期,莫里尼在都灵大学讲授德国文学,此前医生们诊断出他患有多发性硬化症,经历这种奇怪而严重意外,造成他此后终身坐着轮椅。
曼努埃尔·埃斯皮诺萨是通过别渠道接触阿琴波尔迪作品。他比莫里尼和让-克劳德都年轻,在大学前几年没学德国文学,而是攻读西班牙语文学,在诸多伤心原因中,有条就是想当作家。关于德国文学,他只解(皮毛而已)三位经典作家:荷尔德林,因为他十六岁时以为命运安排他写诗,于是把切可以弄到手诗歌作品统统阅读遍;歌德,因为在中学最后年,位幽默老师建议他阅读《少年维特之烦恼》,认为他有可能找到知音;席勒,因为阅读过席勒个剧本。后来,他常常阅读位现代作家作品——荣格尔[1],主要原因是怕落伍,因为马德里作家们(他表面上敬佩,骨子里十分仇恨)喋喋不休地总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