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幸是,上清宫正因其清高之名,本来便择徒甚严,同时许是也怕那食口繁多不堪应付,遂饬令门下严格收徒。所以,才有开篇醒言和清河老道,那几年间内容雷同、形式直转而下对话。
经过这许多年口舌,醒言仍然还是红尘之身。唯结果,便是与老道清河相熟。
话说这日,醒言做完日常例行拜师功课,便去
善缘处,但以后可千万要注意,不能再和老道通宵聊天打嘴仗!
既然道教流行,官名同仰,那志愿加入道教之人便也大增。既然需求旺盛,便自有闲人前来凑趣。
于是乎,数十年间林林总总,有许多道家门派崛起江湖。什极光、全空、始无、元初、归、轮空,名字是个比个空,个比个玄。不过,在这许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道教门派中,真正名满天下枝繁叶茂,还是得数那历史悠久、根深蒂固三大道教宗门:
委羽山妙华宫,罗浮山上清宫,鹤鸣山天师宗。
妙华宫多女道人,上清宫崇『上清』『玉皇』二经;天师宗又称为“天师道”、“五斗米教”,据传为张道陵张天师所创,在三大道宗中信徒最广,声势最盛。
与妙华宫走女子路线、天师宗走群众路线不同,清河所在上清宫作为三大宗派之,相对而言比较清高,修持以『玉皇经』、『上清经』等道教经典为主。其教名上清,出自对道教三清祖师崇敬。
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上清宫清名倒是赢得士大夫青睐,获得皇家分拨良田千顷,其所在罗浮山,方圆五百里大山场,也被正式封为上清宫私产。相反,那个在穷苦百姓中名声更大天师宗,却反而不为士林所喜。
其实要仔细追根溯源说起来,这上清宫与那天师宗,还颇有渊源。据说当年两教原为家,只是某代由于对教义理解不合,门中起争执,于是张道陵后人、第四代天师张卿,便将宗门迁往鹤鸣山,号称“天师宗”。而那些留守教徒长老,便创立上清宫,从此自成派。
对于大多数穷苦百姓来说,当时上清宫,无疑象征着丰衣足食天堂。如果有谁能和上清宫扯上关系,那就是世无忧。辈子不挨饿,这在当时大多数贫苦老百姓心中,可是不得事情——也许,那是只能在梦里睡觉才可能再梦见美事!
还在醒言是个懵懂孩童时候,便认识到生活艰难;懂事后,更要自谋食路。对于要为衣食奔波小醒言来说,把眼睛盯上这个“上清宫饶州善缘处”,实在是再自然不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