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出要求时,
当看到第三栏,也就是抱怨好处时,发现,是在用背后抱怨方式,强化需要,同时在防止冲突和矛盾。
很少直接向别人提请求和需要,因为很怕别人拒绝,伤面子。可是,又有这样需要。
所以抱怨,就变成折衷方案。
隐含在行为背后,是重大假设:如果直接表达不满,说明很苛刻,别人就不会喜欢;如果直接提要求,别人很可能会拒绝,就会引发冲突。
所以,想设计个行为测验:直接提出要求,而不是在背后抱怨。
关心每个人情绪,就像她平常所做样;
在周二周四周六时候,则不去关注别人情绪,而只专注于自己事情。让她每天记录心情变化,和团队心情变化。
这样设计既保留她自己习惯,也为新可能行为提供空间。星期以后她又来到咨询室,问她结果怎样,她说:
自己心情是有差异,发现不去关注别人情绪,自己会很忐忑,可是也会有些解脱。而努力去关心别人情绪,则会很疲惫。最让意外是,觉得团队心情根本没什变化。他们压根就没注意到在做这样行为测验。甚至还去问个相熟同事,她点都没看出在这几天有什区别。
说:“是啊,你这努力地表现自己,把它当做件重要事,可是别人其实却没那在乎。如果别人没那在乎这件事,他们怎又会根据这件事,来决定是不是喜欢你呢?”
恰好那段时间,在做个节目。他们给这个节目取个很媚俗名字,很不喜欢。
可是,编辑说:“陈老师,现在市场都需要这样标题,直接、有用。”
原来跟编辑争论过,她坚持,就答应。按以往做法,就会放弃,又在背后抱怨。
现在,想做点不样。想再次提出要求。
也许你会觉得,这并不是什不起挑战,但是对个总是说“好”人,其实也很有难度。
她沉默。后来她不再把表现得积极阳光当做是个必须完成任务,她卸下自己负担,只是偶尔需要时候,才去关心别人情绪。
她内心重大假设,也慢慢松动。
自己有时候也会用这个行为测验方法来做些改变。
曾经有段时间,经常在背后抱怨合作伙伴。很不喜欢自己这样,可就是没办法停止。
决定尝试改变。于是,画个心理免疫X光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