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伦敦。
跟伦敦关系可不是双向。想都不用想,这座城市根本不可能因为而失眠。这座城市每天都目睹着埋头苦干、灰头土脸人离开,回到这个国家其他角落或是这个世界上更远些角落。可与此同时,这座城市也吸收着那些坐着私人飞机抵达这里、有钱俄罗斯人。来自华沙24小时大巴,同时抵达维多利亚汽车站。M25高速公路(13)上,挤满从这个国家别地方来车辆,车上装满行李箱和盆栽。在过去十年里,非英国出生伦敦人口数量翻番,现在超过220万人,占这座城市总人口大约1/3。除早已长期存在爱尔兰人、印度人、牙买加人和孟加拉国人群体,现在突然又多来自尼日利亚、斯洛文尼亚、越南和索马里许多移民。伦敦就像台呼吸着手风琴,人如气流样,进来又出去。这些移民挤进伦敦这个大盒子里,这盒子内墙闪闪发光又滑滑腻腻,人们死死地靠在墙上,想办法抓住些什。
不知怎,被给予回到伦敦许可。来自英国内政部(14)这张纸变成防身器,记得自己是怎向希思罗机场移民官大方地展开护照,朝他展示这标示归属、无可争议证据。这真是有点受虐狂倾向;伦敦是幸福,是目,是个决定、条道路。没有什能比再次漫步在个你本来已离开城市更能让人发现自内心改变。感到不样;感到更自主、更大胆、更成功。
◇◆◇
不敢把自己称作伦敦人。但是到这个时候,开始问自己:那谁又是伦敦人呢?谁才选择成为伦敦人?开始有归属感。偷偷地想,应该是给“伦敦人”这个字眼附上另个非常具有包容性定义:如果个人能来到这里,无论他凭什方式留下来,那这个人就成伦敦人。写这本书想法随后开始形成。
对来说,这座城市地理、建筑,或者关于它大量事实和数据,它全部历史,在21世纪第个十年末尾,对比起在这里生活人来说,都是次要。开始构思这样本书:这本书要表现出伦敦当下丰富多彩——错综复杂声音聚集、拼接在起,展现出城市图景,在这生机勃勃、充满大众生活气息讲述中,关于这座城市证词将会出现,就好像斯特兹·特克尔(15)和罗纳德·布莱斯(16)先锋式地开创基于口述史文学创作样。
要想写部关于伦敦作品,就得面对大堆已有著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