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种纳税方式,也被当作货币来使用。棉布是种理想交换媒介,因为不像原棉,它很容易长途运输,不易腐败,并且价值含量高。在前现代世界几乎所有地方,匹棉布能买到所需要东西,例如食物、制成品,甚至是庇护。27
棉花被用作原始货币说明这样个事实,即由于棉纺织品单位重量价值很高,它们并不都是在紧邻其生产地地方使用。实际上,分别出现在美洲、非洲和亚洲棉花中心都发展越来越复杂贸易网络,将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连接起来,甚至有时还跨越大陆。在伊朗,9至10世纪棉花产业引发显著城市化,城市从附近农村吸收原棉,进行纺纱、织造、裁剪,然后卖到远方市场,特别是位于今天伊拉克市场。在前殖民时期布基纳法索,位作者发现:“棉花处在贸易活动中心位置。”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吉拉特棉布就已经在印度洋周边各地区间贸易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大量棉布被销往东非海岸,并从那里贩运到更远非洲腹地。在所有这些交换中,贸易商,特别是那些远离母国贸易商,必须得迎合当地口味,并且提供对当地消费者有价格吸引力商品。28
在中美洲,布料会卖到数百英里之外地方,有时还会卖到邻国去。例如商人们把布料从特奥提兰(在今天瓦哈卡)贩卖到危地马拉。在今天美国西南部,纱线和布料也都是重要贸易品。考古挖掘发现,在与棉花种植地相距很远地方也能找到棉产品。自从13世纪起,中国商人从远至越南、吕宋、爪哇地方进口纱线和布料以补充国内生产。非洲商人以相似方式,把棉纺织品贩卖到距离遥远地区。例如,他们用马里布料交换沙漠地区游牧民盐。奥斯曼帝国棉纺织品已经到达遥远西欧,而在13世纪,日本也已经开始进口棉产品。29
印度处在这个越来越全球化贸易中心区域,与罗马帝国、东南亚、中国、阿拉伯世界、北非、东非地区都有贸易往来。印度棉纺织品借助人背和牛运穿梭于南亚地区,它们乘着阿拉伯三角帆船越过重洋,驮载在骆驼背上穿越阿拉伯大沙漠抵达阿勒颇,沿着尼罗河顺流而下来到开罗棉纺织品市场,填满戎克船底舱来到爪哇。早在公元前6世纪,印度棉纺织品已经卖到埃及,商人把印度棉纺织品带到红海和波斯湾沿岸各个港口。希腊商人随后将这些印度纺织品从埃及和波斯贩运到欧洲。最后,罗马商人也参与进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