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愿意与人交谈。此外,他相信每天散步会使人保持年轻。冬天,他把自己裹在件长华达呢外套里,这件衣服曾陪伴他在蒙古进行研究探险。这位上年纪但仍肩背挺直白人男子相当引人注目。他总是戴着专门定做包边墨镜,这是由他自己设计,能挡开北平沙尘,bao,从而保护眼睛。倭讷毕生都戴着这种眼镜,因此保持极好视力。
他散步路线通常是:出门向南走,通过条条热闹胡同,横穿哈德门[10]和花市,然后沿着绣花街[11]经过金鱼池(学者们在这个安静地方冥思苦想)。从那里,他继续走向古老天坛,数不清皇帝曾在天坛祈祷五谷丰登。
偶尔,他出门后会信步向西,沿着鞑靼城墙去哈德门。汽车和人力车通过狭窄拱门进入使馆区时,必须减速以示恭敬。这处城门也是使馆区东侧边界,而西侧则以户部街和另处城门——前门为界。北平最主要火车站坐落在前门;户部街上则拥挤着以涮羊肉为特色饭馆。琉璃厂就在前门外不远处,倭讷可能会去逛逛那里旧书店和古玩店。有时他也会漫步至使馆区北端,去宏伟长安街和紫禁城。使馆区南端则以鞑靼城墙为界。
治学之余,倭讷平日里最关注就是帕梅拉;他溺爱她。帕梅拉曾是个孤儿,出生就被身份不明母亲遗弃,并被无儿无女倭讷以及他英国太太格拉迪斯·尼娜(GladysNina)收养。在帕梅拉能记住养母之前,格拉迪斯就去世,倭讷只好独自抚养女儿。
帕梅拉在使馆区外长大。起初她住在前门区三条胡同,随后搬到盔甲厂胡同。她喜欢使馆区里溜冰场和酒店里茶舞[12]。她去大栅栏电影院看好莱坞电影,大栅栏被誉为“北平百老汇”;从上海家广播电台收听大型爵士乐队音乐。但是,她国语讲得很流利;比起大多数与她同龄白人,她出入中国人圈子频率更高,也觉得更舒适。她常去人头攒动美食街苏州胡同;她家附近中国大学生常请她在那里廉价中国餐馆吃饭。
帕梅拉这样白人女孩在这座城市外国人圈子里非常少见。她既能享受使馆区欧式生活,又能走进北平城里中国人世界。在其父亲工作影响下,她无疑能轻松地与中国人交谈,还增进对中国文化兴趣。因此,她常常骑着自行车,在北平大街小巷无拘无束地漫游,探索城市里其他外国女孩从不敢涉足地方。在更年幼时候,她偶尔会消失不见,几小时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