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袭、宋纤等批名儒。尤其是在十六国之后,西凉太祖李暠从敦煌迁都酒泉(405)之前这近百年间,由于中州战乱,敦煌成中原人避难去处,成儒家典籍免受战火焚毁保存地。不少著名儒家学者也长期生活在敦煌。偶尔断层不足以剪灭汉文化影响,敦煌石窟艺术也显示汉文化根深蒂固存在和影响。
比如北朝中心塔柱窟,它虽受到印度支提窟影响,但改变原来印度覆钵式圆形塔形式,成为方形楼阁式塔形;窟顶改变印度圆拱顶形式,成为两面斜坡人字披形式,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精神。隋唐以后敦煌石窟流行覆斗顶方形窟、佛坛窟,这是以中国传统斗帐形式和殿堂形式对佛教石窟改造。
造像艺术在印度和在敦煌也完全不同。印度佛教桑奇大塔东门门柱与横梁之间,雕刻有公元1世纪左右树神药叉女裸体像,药叉女被看成是印度女性人体美典型。药叉女是印度古文化中生殖力崇拜象征,她形体是以极其夸张S形方式表现,乳房和臀部浑圆硕大,超过人体正常比例。印度艺术并不忌讳表现性,性征夸大包含是印度文化对于创造能力和繁衍能力崇拜。但是受汉文化浸润敦煌艺术没有过于强调性征造像。
在敦煌石窟中,最精致、最美塑像,是菩萨。菩萨姿态和表情呈现出种理性与和谐,以及对世人“仁慈”,这同儒家倡导“仁”有关系。菩萨是种社会理想人格完美代表,是儒家思想对于外来塑像艺术改造和创化。
犍陀罗艺术风格到敦煌,从造像形态、衣饰和长相来看,也都渗透着典型中国风格。这种“端庄犍陀罗”是印度艺术在中国创作和变形。为什会产生变化?因为文化土壤不样。儒家思想统治下,佛像和菩萨都呈现出文静优雅姿态,端端正正地立着,绝对不会夸张,也不可能突出性特征。当时僧人、工匠在造像时候都受到中原文化影响,创造中国佛教艺术。另外还有第220窟,这是贞观十六年洞窟,是第个出现大经变洞窟,它是从哪儿来呢?很多学者认为是外来文化影响,认为是中原文化影响。因为除胡旋舞、莲子灯这些具有西域特色物件,整个构图都濡染着中原文化影响。
经过北朝和隋代对具有浓厚印度和西域样式雕塑消化吸收,及与中国本土塑像艺术长期融合,到唐代,彩塑艺术逐渐创造出富有中国审美精神,动态、神韵具有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