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搬到印度。只有弗雷迪独自人坐船到孟买,他姨妈和姑妈家都在这座城市。
在印度上岸后,弗雷迪还要换乘火车往北168英里,到达在马哈拉施特拉省新学校。根据记录,保萨拉于1955年在潘奇加尼圣彼得男子学校[7]开始自己新生活。这所学校成立于1902年,以传统戒律治校,校训是拉丁文“UtProsim”(意思是“愿获益”)。学校有着优良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达到就读英式大学标准是该校优势。尽管它欢迎各种不同宗教信仰学生,包括拜火教在内,但圣彼得学校本质上来说还是所英国国教教会学校。它沿用英国公立学校许多制度特点,如男孩子们统住宿舍,学校分四个学院,弗雷迪成艾什林学院员。1958年,保萨拉在封信中写道:“在艾什林学院朋友们就像家人。”他与真正家离得如此遥远,被安排在这个学院已算是幸运。
比弗雷迪高届个学生记得,他是个“害羞、胆怯男孩,不得不戴着副看上去挺疼牙箍”,有时候自然会遭到同学们无情嘲笑。莫库里后来说:“当然会有种种被迫离开父母和妹妹感受——孤独感觉,被抛弃感觉——但你又不得不去做。所以明智办法是充分利用现状。寄宿学校教给件事就是要自力更生。”
在圣彼得学校,弗雷德和苏巴希·沙阿成好朋友。沙阿是学校里仅有另位来自桑给巴尔男孩。“们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父母认识他父亲,但们俩住在石头城时从未见过面。”如今沙阿回忆道。有时学校放假,在回家漫长旅程上两个人会结伴同行。“们起坐过那艘船两次,它在塞舌尔、蒙巴萨岛、桑给巴尔停靠,最后开往南非。”为打发船上时间,两个孩子没完没地打乒乓球,这时候弗雷迪是乒乓球高手。“有次,船长注意到们起坐船孩子都是同所学校。”沙阿说,于是未来弗雷迪·莫库里在这里经历他第次升级。“们大多数人都坐三等舱,但船长破例让们加入二等舱和头等舱旅客中,于是们可以享受特权和玩些更好游戏。”
在另外那些不能坐船回家假期,弗雷迪要留在圣彼得学校,要住在孟买外婆家或者姨妈家,或者和学校朋友待在起。正是他姨妈希茹注意到他可能有些艺术天分,给他买套油画颜料。她还发现他对音乐越来越感兴趣,就建议他父母在学校给他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