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觉得,同样是利,泗上办法拿到西河,效果不佳,因为人们更愿意要土地和免劳役;而西河办法拿到泗上,只怕也未必会士卒效死。
人都是样人,造成差距根源到底是什呢?仅仅是因为墨家宣义灌输吗?
正思索间,就听到远处传来阵喊声,那少年闻到喊声,便做个请手势道:“那边叫快些送水过去呢。”
吴起点点头道:“正好,也早闻你父亲名声,此次经过,正好见见这位盟楚王俘越王勇士……”
于是便跟随那少年,走到田边,众割麦人正在休息,几人拍着那台木制马拉割穗器械道:“这可真是个好东西。人少地多,这东西可真好,虽说割不如人干净,只是却省大力气。”
,可有什利处?墨家不是说,义即为利嘛?”
少年点头道:“利处当然有啊,怎会没有?他有两枚最好军功章,每年伤残及功勋军人联合会都会发不少钱呢。们若有志从军,入考军校也都有所照顾。”
“谁要地啊?要钱多好。地给再多,谁来种?在泗上,只要有钱,什都买得到,还可以投股作坊,这都是收入。们村社,这油坊、造纸作坊收入,早就和种地差不多。”
吴起点头,心中暗道:“泗上墨家可以给钱,于西河却不行。则如何能有这多钱?二则西河也没什作坊收入,只能买地,可若是地太多而无人,也难耕种。在西河,是凡入武卒者,免家之劳役;泗上是凡立军功者,每年给钱……其实并无二致。”
“都是以利道人,只是在西河,钱非是可以传家久远利,免劳役才是。而在泗上,作坊众多,贸易往来,钱便可传家久远。”
旁边人也附和说几声,大意便是往年割麦时候,为担心阴雨,总要起早贪黑,忙下来腰都要断掉。
又嘀咕说前几年粮价太低,只说泗水以往经常可见船船麦粟运来,那宋地许多人家有奴仆、人又多可以雇工,粮食产便多,这里人少、愿意做雇工更少,
他这路,早已经习惯越靠近泗上,风俗和习惯便与中原越发不同情况,心中大约也有些自己见解。
若论及本源,无论是在西河武卒,还是在泗上军功,甚至于在秦地已有变革,都是以利导人。
吴起隐约觉得,只是各地情况不同,所以这“利”表现形式也就不同。
只是,到底不同在什地方呢?又是什产生这样差距?
吴起心中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只是懵懂地觉得是那回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