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利益,他就像刘邦样,舍得将利益馈赠给部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样做法直被李鸿章奉为圭臬。在李鸿章看来,像曾国藩那样重用文人、学者行为是不妥,因为这些文人学者具有定思想,步调很难致,还不如重用讲江湖义气、头脑相对简单、肯于卖命“武夫”更实在,这些人有往无前精神,也能死心塌地追随主子,只要舍得给他们利益,他们便会全力效忠。李鸿章不太喜欢迂腐读书人,在他看来,只有下层人物才不迂腐,才能脚踏实地做事。正因为主帅判断标准不,湘军和淮军出现两种不同气质,到太平时期,双方气质上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太平天国失败后,由于湘军中中坚力量都具备较高文化知识,有着比较全面能力,他们有很多跃上高层,比如说左宗棠、刘坤等;而江淮人精明灵活使得“淮军”虽然普遍吃得开,能办事,但其中骨干力量却不具备全面能力,文化知识不够,很少能真正地进入要员之列。在这方面,湘军与淮军,同样也是“张弛”。
有个笑话似乎很能说明李鸿章性格,也能说明李鸿章与下属之间那种亲密关系。有次,李鸿章问个下属什叫抛物线,下属讲大通后,李鸿章仍是不懂。那个下属急,说:“李中堂,你撒不撒尿,撒尿就是抛物线啊!”李鸿章下子大笑明白,幽默地说:“各位明白吧,庄子说‘道在夭溺’就是说这个道理啊!”
对于“天津教案”处理手段不样,也充分体现李鸿章与曾国藩在诸多方面不同。也正是“天津教案”处理结果,导致李鸿章取代曾国藩成为清廷“第汉臣”。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利用系列中外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特权,大量涌入中国。由于背靠本国z.府,在中国享受治外法权,教会成为中国社会个特权势力。这种状况,引起中国底层民众愤怒。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教会势力由沿海向内地渗透,外来宗教与中国文化在底层引起摩擦越来越多,尤其表现为西方宗教教义、组织结构与中国宗族精神以及组织结构之间尖锐矛盾。正是这种深层次矛盾,导致民间不断掀起反对教会势力所谓教案。1870年,天津百姓烧毁望海楼教堂,先后打死外国人20人。
“天津教案”发生之时,时任直隶总督曾国藩正在家中生重病,曾国藩感觉自己难逃大限,他让时任两江总督李鸿章帮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