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形势抱残守缺人,是不可能成为个政治英才。切都是阴差阳错。但他们偏偏处于政治中心地位,掌握着社会发展动脉。在当时,像徐桐这样腐儒,遍布清朝上上下下。这样人把持着国家大权,怎能不贻误国家命运呢!
旧时代知识分子不足以依靠,那,同时代民众们,又是怎样情况呢?这些世代在贫瘠大地上从事着最劳苦耕作者,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容易满足人,他们温顺勤劳,幽默诙谐,对物质生活很少苛求;他们热爱生活,热爱戏剧,沉湎幻想;他们思维简单,黑白分明,疾恶如仇;他们善于用小小诡计赢得姑娘媚眼、神仙关照和朋友仗义;他们幽默风趣,能说口滑稽话语,能用最优雅俚语小调来吟唱太阳和月亮,歌唱爱情和姑娘——他们看不起异族,对异族入侵充满本能、刻骨仇恨;他们信念坚定而纯洁;他们有时善良,有时又麻木不仁;他们经常地欺骗和自欺骗,自膨胀然后自践踏;他们缺少理性思索习惯,容易冲动也容易排斥——当西方民众普遍有着浓郁法律思想和秩序意识时候,庞大清朝民众仍在心里荡漾着《水浒》般快意恩仇。
在这样情况下,可以想像是,李鸿章等几个人所从事洋务运动和现代化就像是场独角戏,在舞台上,李鸿章直自拉自唱,那个时代远远地看着他,漠然而不屑。
在撰写李鸿章过程中,面临最大个困惑就是,这个颠沛于乱世,看似优雅风光,其实却矛盾尴尬,甚至苍凉悲苦晚清重臣,他真正具有,是怎样个内心世界?对于这个19世纪中国最为显赫人来说,最不可思议,是他真实面目。也许,对于李鸿章来说,因为他拥有才智太多,以至于们无法看清他软肋;他行动过于圆滑,们便很难看出他真实思想和性格。
个根本问题是,李鸿章在他生中所做切,到底需要怎样内心力量来支撑?在阅读大量李鸿章资料之后,有些东西变得越来越清晰,那就是,在李鸿章身上,存在着种属于他,又属于中国文化传统东西;是属于个人,又是属于中国整个士大夫阶层精神。与拥有繁杂丰富经历相致,李鸿章同样拥有,是更为复杂也更为沉潜心路历程。可以肯定是,李鸿章内心应该是有强大力量支撑,这点,从李鸿章孜孜不倦行为就可以断定,个人,没有巨大内心力量,是不可能像叶扁舟样漂浮在浩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