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洋海军建议,认为沿海水可通,只要各处驻有轮船,自可联成气,所以海军应集中领导统指挥,不可分而治之。应该说,左宗棠这点主张是切合实际。
孰料好事多磨,正当各省督抚意见基本汇齐,准备着手办理时候,1875年初,20岁同治为八大胡同风流付出代价,得梅毒魂上九天。慈禧太后立醇亲王之子载湉入继大统,年号光绪。15日,两宫皇太后宣布再次垂帘听政。海军之事,又被耽搁阵。过段时间之后,朝廷任命李鸿章和沈葆桢为南北洋海防事宜督办,但没两年,沈葆桢去世,兴办海军重任,落到李鸿章个人肩上。
任陕甘总督期间左宗棠
对于个古老帝国来说,兴办这样支全新近代国防军,而且是在长达数千公里海岸线上白手起家组建全新海军,无疑是个超级庞大综合工程。李鸿章开始慢慢启动酝酿已久种种计划,从宏观到微观,从眼前到将来,从经费、购船,到人员培训、洋员聘请、港口选址等等,分步实施。李鸿章频频给滨江沿海总督和巡抚写信,鼓动他们积极响应,出钱出物。这当中事务性工作量是惊人,这个超级庞大综合工程,不仅仅是经费如何落实和购买船舰问题,还有相应港口建设和炮台设置问题,海军舰队与陆军炮台如何协调问题,沿海各省如何“连成气”、遇事时机动行动问题,中国管带和洋教官合作问题,军舰和炮台常年维修问题,各级人员培训问题……这样问题汗牛充栋,多如牛毛。
水师组建之路并不平坦,“摸着石头过河”李鸿章很快为水师组建交笔昂贵费用——
马尾船政局
开始,李鸿章是指望自己江南制造总局来生产军舰,而且,江南制造总局也生产好几艘船只。但很快,李鸿章发现其中问题,江南制造总局生产轮船无论从样式、性能、功用和成本上,都大大落后国际同行业水平。这些船只能运送粮草兵员,根本不能在海上打仗。经过番考察后,1875年,李鸿章准备向英、德两国订购舰艇。消息传出后,当时清国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便向李鸿章提议:英国阿摩士庄炮船先进,最适合中国军队使用。李鸿章相信赫德话,当即决定购买4艘。第二年,被称为“蚊子船”4艘舰艇驶抵中国。接着,李鸿章又为南洋大臣沈葆桢代买4艘同样性能军舰。当4艘新舰艇到达后,李鸿章看这四艘军舰性能比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