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相同,但康有为们遭到下场,不免让李鸿章伤透
心。在这样
情况下,李鸿章冒出这样
话来,也不足为怪
。
不仅如此,在对待康梁问题上,李鸿章还有系列相应
行动。当康有为和梁启超流亡国外,惊魂未定之时,令他们感到意外
是,他们竟收到
李鸿章托人捎来
“问候”,甚至还收到
李鸿章
封亲笔信,在信中,李鸿章勉励康梁“精研西学,历练才干,以待他日效力国事,不必因现时境遇,遽灰初心”。
个清国显赫地位
高官如此慰问流亡海外
朝廷通缉犯,自然让人感动。康梁急忙回信,以表达自己
感激心情。对于康梁,李鸿章确实是有“私爱”
,不管是对维新党人
同情也好,还是给自己留后路也好,李鸿章最起码表现
自己
勇气和主见。中国
确需要关键时候能够立得起来
人才,需要有新观念、新思想、有想法、有胆略
新式知识分子,李鸿章幻想着有朝
日如果真正地对清国进行改造
话,那
像康梁这样
人才,是必然要用
。
1900年1月,在贤良寺居住5年之久
李鸿章离开
京城。在接到朝廷
任命书后仅10天,李鸿章就带着他
三眼花翎,像
只候鸟
样飞去
南方。在阳光明媚雨水充足
地方,李鸿章有
短暂时间
好心情,这里远离纷争
朝廷,远离庞杂
朝中事务,更远离晦暗而腐朽
人心。虽然偏居
隅,但踩在自己脚下
,毕竟是自己可以做主
地盘,这种感觉还是好
。对于70多岁
李鸿章来说,他已不想再追求什
,只想惬意而轻松地度过自己
余生。当然,李鸿章也希望与自己
样风烛残年
清国,波澜不惊,平平稳稳地度过最后
时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