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又想到当年在三河战役中身首异处曾国华,曾家五虎,在战场上就死两个,这是怎样劫数呢!想到这里,曾国藩心都要碎。
继为曾国华后,曾国藩同样颤抖着为曾贞幹亲笔写下副挽联:
大地干戈十二年,举室效愚忠,自称家国报恩子;
诸兄离散三千里,音书寄涕泪,同哭天涯急难人。
1863年3月17日,曾国藩从安庆出发,从水路赶往金陵。曾国藩想重点解下曾国荃部真正情况,为最后攻城做准备。早春二月,在经历个冬天严寒之后,树上绿色新枝像长矛似戳出来,春意迫在眉睫。这时候,曾国藩依旧是身冬天装束,对于季节变化,曾国藩已显得呆板木讷。曾国藩路巡视沿途湘军,心情异常沉重,虽然曙光就在眼前,但眼前形势却是从未有过严峻,胜利看起来并不是唾手可得。3月底,曾国藩到达金陵城外曾国荃大营,见到曾国荃,曾国藩就让曾国荃解开衣裳,细心地察看弟弟伤势。对于小他十三岁九弟,曾国藩太解他为人,老九性格,bao烈,为人耿直,打起仗来从不要命。曾国藩担心是曾国荃会不顾切地进攻,从而陷入绝境。吃过晚饭后,在曾国荃大帐中,曾氏兄弟促膝长谈。在聆听曾国荃情况介绍之后,曾国藩表达自己观点:金陵迟早都会攻下,攻城不必太急,要尽量让湘军少受损失。曾国藩建议曾国荃先撤出雨花台,避免孤军冒进,万太平军集中优势兵力对孤军深入曾国荃进行包围,切将变得很危险。执拗曾国荃坚持自己观点,他道理很简单:四十六天最艰苦战斗都挺过来,现在,怎可以撤退呢?再说,此时周边宁国、芜湖等道路已贯通,各地湘军陆续来到金陵城下汇集,下关带又有水师兵临城下,形势比初到雨花台时已经好得多,此时再撤退更是毫无道理。
兄弟两人争论到深夜,谁也说服不谁,曾国藩知道此时曾国荃如头疯牯牛般,根本无法依靠命令让执拗他改变主意。于是,曾国藩只好听从曾国荃意见,不再强求他从金陵城下撤出,只是嘱咐他定不要贸然出击,以免中计。这多年来,曾国藩仍是如既往地坚持他战略思想,那就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争取最小损失。在曾国藩战争生涯中,很少能看到他天才般地打场漂亮无比战役,他几乎从不用奇兵,奇兵往往是柄双刃剑,弄得不好,伤害还是自己。曾国藩每战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