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振臂呼,收纳十万太平天国降兵跟随你造反。这样,手上就有三十多万精锐之师。有这些兵马,即可攻破京师,恢复汉家江山,成为代帝王。大哥,舍你其谁啊!
曾国藩摇摇头,缓缓地说:老九,你这是知其不知其二啊!在湘军中,有很多人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共享富贵。左宗棠代枭雄,做师爷时便不甘居人下,如今同平起平坐,他能甘心在面前俯首称臣?敢肯定,如若起事,第个起兵讨伐人就是左宗棠;再说李鸿章,若帆风顺,李鸿章永远是学生;如若不顺,李鸿章必然反戈击。李鸿章多聪明啊,名利心极强,他当然不会轻易丢掉现有权力和地位。并且,你看看现在这支湘军吧,这多年仗打下来,精锐早已打光,那些优秀人早已牺牲,部队已呈老态,哪里还能再打仗呢?再说李秀成,他不投降可以振臂呼,从者云集;旦他投降,就是只走狗,谁还听他!席话把曾国荃说得哑口无言。曾国藩还说,当兵吃粮,升官发财,就比如养群狗,你扔块骨头,它就跟你走,别人扔块更大骨头,它就可能出卖你。现在这个样子,又有多少骨头可以扔给他们呢?
曾国藩与曾国荃这番谈话,当然有野史想象成分。不过以曾国藩和曾国荃性格和关系,这样谈话内容完全合理。不仅如此,曾国藩到金陵之后,他很多心腹,包括彭玉麟、赵烈文等人,以及著名研究“帝王之学”学者王闿运等,都先后来探曾国藩底。他们开始说话时都很隐晦,有借机发发牢骚,抱怨朝廷奖励不公,有替曾国藩抱屈,因为咸丰帝临死之时有遗言,许诺“克复金陵者王”。可等到曾氏兄弟攻克金陵,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只悭吝地给曾国藩个“等毅勇侯”,“王”与“侯”,相差十万八千里啊!对于部下与幕僚们试探,曾国藩丝毫不动声色,他什也没有表示,后来,为避免越来越多麻烦,曾国藩干脆亲笔写下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挂在金陵住地中堂上。这样,所有来曾府试探风向人,从这副对联中,就已经明白曾国藩心迹。
实际上对曾国藩来说,他不是没有考虑,而是考虑得已经非常彻底。曾国藩清楚地明白目前形势:摆在自己面前,只有两条路,是“进”——拥兵造反,推翻清廷,自立为帝;二是“退”——自剪羽毛,释清疑忌,以求自保。对于曾国藩来说,他显然不想继续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