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溃不成军,对年轻气盛袁世凯来说,打击是巨大。清朝军队由早期八旗和绿营,到晚清时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建制上发生很大变化,装备和作战能力有很大进步,在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中,摧城拔寨,攻无不克,没想到遇到小小日本,竟如此不堪击。这点,让清军上下感到震惊。熟读兵书袁世凯感到怎都不能理解,也咽不下这口气。
战争期间,袁世凯差事是:前往山海关外处理前线军务,协助周馥向前线转送军需物资。因为不在前线,袁世凯有力使不上,只好给有关部门不停上书,谈及自己军事上些想法和策略。袁世凯这些建议,大都石沉大海。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因为被朝廷认定为消极作战,同时又作为替罪羊签订《马关条约》,引起朝野上下不满,全国上下片声讨。袁世凯也朝议不佳,有不少人将中日战争爆发怪罪于袁世凯在朝鲜肆意妄为。重压之下,李鸿章只好躲进北京贤良寺避风头,袁世凯也灰溜溜地告假回河南省亲。
甲午风云硝烟散去之后,袁世凯方面招集帮幕友,静居于京城河南会馆,参考些现代军事著作,尝试撰写现代兵书;另方面,袁世凯还有意拜访不少富有名望大臣。湘军名将刘坤,就是在与袁世凯交谈中,发现这个年轻河南人是个人才。刘坤很快向光绪皇帝力荐袁世凯,认为袁世凯堪用。很快,光绪正式召见袁世凯,以示鼓励。袁世凯在见到光绪之后很激动,写洋洋万言上书,想通过翁同alt递交给光绪。在万言书当中,袁世凯首先表明甲午战败并不可怕,只要能破除积习,因时变通,便是个大转机;袁世凯陈述改革军制、采取西法重要性;围绕着向西方学习中心,对清廷用人、理财、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改革,提出系列设想。在文中,袁世凯无论对国际局势分析,还是对改革方案设想,都显出远见卓识,思路清晰,翔实具体。从这部万言书可以看出,袁世凯当时对于西方政治、法律、军事和经济解,并不在康有为之下;而且袁世凯措施和手段,远比康有为想法更切实可行。遗憾是,袁世凯上书,并没有引起习惯于传统思维翁同alt重视,上书仍是石沉大海。
因为竭力主张变法,袁世凯对于甲午战争之后兴起各种力量极其关注。袁世凯上书后不久,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第个维新政治团体——强学会。袁世凯积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