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等于基本人权受侵犯。在人类历史大部分时间里,大量人连最基本“自所有权”(self-ownership)都被剥夺,沦为奴隶,像商品样被买卖。
西方在19世纪废除奴隶制后,改用契约劳工(indenturedlabourers)。他们漂洋过海而来,有来自印度,有来自中国,有甚至来自日本,总共约150万人。来自中国契约劳工被称为苦力(collies)。有很多名人就是这些契约劳工后代,比如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V.S.Naipaul)是印度裔特立尼达人;英国国家芭蕾舞团舞者张逸仙(Yat-senChang)华裔古巴人;曾经世界排名第高尔夫球星维杰·辛格(VijaySingh)是印度裔斐济人。
契约劳工不是奴隶,他们不归雇主所有。然而,契约劳工在契约期内(3—10年)没有换工作自由,也只有最低限度权利。在很多情况下,工作条件也没有比自己取代奴隶好多少,许多人还是住在以前奴隶住地方。
但别以为这已经成为过去。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人工作是建立在基本人权受侵犯基础上。如今可能没有合法奴隶,但各种形式强制劳动(forcedlabour)还经常听到。有人是被贩卖,被强制做某些工作。有人可能开始是自愿签约,后受到,bao力威胁而不敢离职,这种在家政工作中最常见。还有是欠雇主债离职不,之所以有这笔债,是因为雇主代垫招聘费、差旅费和食宿费,后转嫁给雇员时多收。如今,有些跨国移民工人工作条件几乎跟19世纪末20世纪初契约劳工样。
工作如何塑造们
工作即使在没有侵犯基本人权时候,也能从根本上影响们,乃至于塑造们。
最明显例子就是童工。[2]儿童从事成年人工作,有碍身心发展。年纪轻轻就开始工作,可能会让他们潜能没法充分发挥出来。
工作也塑造成人。亚当·斯密虽认为分工有助于提高生产力,但也指出分工太细可能会削弱工人心智能力。卓别林1936年经典电影《摩登时代》(ModernTimes)就将这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搞笑,又深刻。卓明林饰演名流水线工人,动作简单又重复,而且受工厂压榨,手脚必须越来越快,终于精神崩溃。
在对人塑造上,工作也有积极面。个人如果喜欢他工作,他往往也会有更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