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件事,参与者众多,时蔚成风气;后两件事,他
个人领头,震动山河大地。
七
巴金晚年,被赋予很高社会地位,先是全国人大常委,后来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同时,又
直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但他已经不能参与会议
,多数时间在病房里度过。
有次
到华东医院看他,正好是他吃中饭
时间。护士端上饭菜,李小林把他
轮椅摇到小桌子前。他年纪大
,动作不便,吃饭时还要在胸前挂
个围兜。当着客人
面挂
个围兜独自用餐,他有点腼腆,尽管客人只是晚辈。
注意
下他
饭菜,以及他今天
胃口。医院
饭菜实在太简单,他很快吃完
。李小林去推轮椅,他轻轻说
句四川话,
没听清,李小林却笑
。临走,李小林送
到门外,
问:“刚才你
本书出版,安静
三四年。
巴金认为,即使没有灾难,们也需要反省,也需要建立
些基本品德,例如,“讲真话”。他认为,这是中国人
软项,也是中国文化
软项。如果不讲真话,新
灾难还会层出不穷。因此,他把这
点当作反省
关键。
当时就有权威人士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发表文章说:“真话不等于真理。”
立即撰文反驳,说:“
们
生,听过多少‘真理’,又听到几句真话?与真话对立
‘真理’,
宁肯不要!”
仅仅提出“讲真话”,就立即引来狙击,可见这三个字是如何准确地触动个庞大
神经系统。这与巴金在
九六二年责斥“棍子”时
情景,十分相似。因此,
要对这三个字,作
些文化阐释。
中国文化几千年,严重缺少“辨伪机制”。进入近代之后,又未曾像西方样经历实证主义
全民训练,因此这个弊病
直没有克服。事实上,许多看似“铁证如山”
指控,全是假
。
历史应该留下批造谣者
恶名,但是,他们其实并不重要。真正起控制作用
,是酷爱谣言
群体心理,是闻风而动
斗争哲学,是大假不惩
法律缺失,是无力辨伪
文化传统。
因此,巴金在晚年反复申述“讲真话”,具有强大
文化挑战性,可视为二十世纪晚期最重要
“中华文化三字箴言”。
至此,似乎可以用最简单语言对巴金
贡献作
个总结
。
认为,巴金前半生,以小说
方式参与
两件事,不妨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反封建”、“争人道”;巴金后半生,以非小说
方式呼喊
两件事,也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斥棍子”、“讲真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