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呼吁反省,并由他自己做起,开始写作《随想录》;
第三,呼吁“讲真话”。
“w.g博物馆”至今没有建立,原因很复杂。有作家撰文断言是“上级”阻止,
觉得没有那
简单。试想,“w.g博物馆”如果建立,那总少不
上海作家协会
次次批斗巴金
图片和资料吧?那
,照片上会出现多少大家并不陌生
脸?揭发材料上会出现多少大家并不陌生
签名?
巴金不想引起新互相揭发,知道
旦引起,
定又是“善败恶胜”。因此,他只提倡自
反省。
他《随想录》不久问世,
个在灾难中受尽屈辱,乃至家破人亡
文化老人,真诚地检讨自己
心灵污渍,实在是把整个中国感动
。最不具备反省能力
中国文化界,也为这
迎来毕生最繁忙
日子。
整整个时代对文化
亏欠,突然遇到
政治性
急转弯。人们立即以夸张
方式“转变立场”,还来不及作任何思考和梳理,就亢奋地拥抱住
文化界
几乎
切老人。尽管前几天,他们还对这些老人嗤之以鼻。
多数老人早已身心疲惫、无力思考。巴金虽也疲惫,却没有停止思考,因此,他成种稀有
文化代表。
时间,从者蜂拥,美言滔滔。
巴金对于新时代到来是高兴
,觉得祖国有
希望。但对于眼前
热闹,却并不适应。
这事说来话长。在还没有互联网时代,
个人如果遭遇围殴,出拳者主要集中在自己单位之内。正如
前面写到过
,巴金在“w.g”中遭遇
各种具体灾难,多数也来自于他熟悉
作家。现在,作家们突然转过身来
起宣称,他们
直是与巴金在并肩受难,共同战斗。
对此,至少是不太服气
。例如,在灾难中,上海每家必须烧制大量“防空洞砖”,巴金家虽然
病
老,却也不能例外,那
请问,单位里有谁来帮助过?肖珊病重很长时间,谁协助巴金处理过医疗问题?肖珊去世后
种种后事,又是谁在张罗?
只知道,是
们班
同学们在出力,并没有看到几个作家露脸。
巴金善良,不忍道破那些虚假,反觉得那些人在当时大环境下也过得不容易。但晚上常做噩梦,
次次重新见到那些大字报,那些大批判,那些大喇叭。他知道,现在面临
问题不仅出现在眼前这批奉迎者身上,而且隐藏在民族心理
深处。
能不能学会反省?这成全体中国人经历灾难之后遇到
共同课题。
为此,巴金及时地发出三项呼吁——
第,呼吁建立“w.g博物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