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写
文章,说:“看到
部丢失
黄佐临
中国话剧史,连焦菊隐、曹禺、田汉、老舍
在天之灵都会惊慌失措。历史就像
件旧家具,抽掉
个重要环扣就会全盘散架。”
对不起,黄佐临先生,这次
没有尊重您
遗言:Letthemsay!
句:
“七七事变”后第三天告别萧伯纳“赴国难”;
在国难中开创上海戏剧和中国戏剧黄金时代;
二十年后,在另番艰难岁月中发表
世界三大戏剧观
宏伟高论,震动国际;
等灾难过去,北上京城,在剧场里拷问知识分子心灵;
最后,展开个童心未泯、又万人钦慕
高贵晚年……
想不出,在他之前或之后,还有哪
位中国艺术巨匠,拥有这
完满而美好
人生。
对他,知道不能仅仅表达个人化
感谢。他让中国戏剧、中国艺术、中国文化、中国人,多
份骄傲
理由。他是
座伟岸
高峰,让磕磕绊绊
中华现代文化大船,多
支桅杆。这支桅杆,栉风沐雨,直指云天,远近都能看见。
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他名字
,这不是他
遗憾。
听从他
遗言,从来不对别人
说三道四稍作辩驳。但是,前两年,纪念中国话剧
百周年,几乎所有
文章都没有提黄佐临
名字,大家只把纪念集中在北京人艺和《茶馆》上,
就忍不住
。当然,《茶馆》这台戏也不错,尤其是第
场和最后结尾更好
点。但是,这可是纪念百年
风云史诗啊,怎
可以这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