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界,湖北、重庆以巫山为界,广东、广西则共属岭南。
第三个重要因素是语言文化差异。汉语方言间有差异,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也有差异。若语言不通,政务管理或公共服务可能就需要差异化,成本会因此增加,规模收益降低,从而影响行政区域划分。当然,语言差异和地理差异高度相关。方言之形成,多因山川阻隔而交流有限。世界范围内,国若地形或适耕土地分布变异大,人口分布就比较分散,国内语言变异往往也就更丰富。(14)
国各省间方言不同,影响省界划分。而省内市县之间,口音也常有差异,这影响省内行政区划。浙江以吴语方言复杂多变闻名,而吴语方言分布与省内地市划分高度重合:台州属于吴语台州片,温州属于瓯江片,金华则属于婺州片。同市内,语言文化分布也会影响到区县划分。杭州下辖淳安和建德两县,属于皖南徽文化和徽语区,而其他县及杭州市区,则属于吴语区太湖片。感兴趣读者可以对比行政区划地图与《中国语言地图集》,非常有意思。
理解这些因素,就能理解很多政策和改革。比如,随着经济活动和人口集聚,需要打破现有行政边界,在更大范围内提供无缝对接标准化公共服务,所以就有各种都市圈规划,有些甚至上升到国家战略,比如长三角体化、京津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再比如,地理阻隔不利沟通,但随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行政区划也可以简化,比如撤县设区。此外,理解方言和文化多样性,也就理解推广普通话和共同文化历史教育对维护国家统重要性。
当然,无论是人口密度、地理还是语言文化,都只是为理解行政区划勾勒个大致框架,无法涵盖所有复杂情况。其,人口密度变化频繁,但行政区域调整要缓慢得多。虽然些人口流入地可以“撤县建区”来扩张城市,但人口流出地却很少因人口减少去裁撤行政单位,般只是合并些公共设施来降低成本,比如撤并农村中小学。其二,古代行政区划除“随山川形变”外,也遵循“犬牙交错”原则,即为政治稳定需要,人为打破自然边界,不以天险为界来划分行政区,防止地方势力依天险制造分裂。元朝在这方面走极端,设立行省面积极大,几乎将主要天险完全消融在各行省内部,但效果并不好。其三,方言与文化区域经常被行政区划割裂。比如客家话虽是主要方言,但整个客家话大区被江西、福建、广东三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