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直接股权投资,也有通过产业投资基金(见本章第三节)进行投资。京东方和z.府投资
故事
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国大陆彩电行业
重头戏码是各种价格战。当时大陆
主流产品还是笨重
显像管(CRT)电视,建设
大量显像管工厂。但其时国际技术主流却已转向
平板液晶显示,彻底取代显像管之势不可逆转,而占液晶电视成本七八成
显示面板,大陆却没有相关技术,完全依赖进口。大陆花
近20年才让彩电工业价值链
95%实现
本土化,但由于没跟上液晶显示
技术变迁,
夜之间价值链
80%又需要依赖进口。(3)而主要
面板厂商都在日韩和中国台湾,他们常常联手操纵价格和供货量。2001年至2006年,三星、LG、奇美、友达、中华映管、瀚宇彩晶等六家主要企业,在韩国和中国台湾召开
共计53次“晶体会议”,协商作价和联合操纵市场,使得液晶面板
度占到电视机总成本
八成。2013年,发改委依照《价格法》(案发时候还没有《反垄断法》,后者自2008年起施行)中操纵市场价格
条款,罚
这六家企业3.5亿元。欧美也对如此恶劣
价格操纵行为做
处罚:欧盟罚
他们6.5亿欧元,美国罚
他们13亿美元。(4)
在这背景下,具有自主技术和研发能力
京东方逐渐进入
人们
视野。这家企业
前身是老国企“北京电子管厂”,经过不断改制和奋斗,21世纪初已经具备
生产小型液晶显示面板
能力。这些能力大多源自2005年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
5代线,这是国内第二条5代线,当时非常先进,距离全球第
条5代线(韩国LG)
建成投产时间也不过三年。(5)这条生产线收购自韩国企业,投资规模很大。当时
融资计划是设立
家公司在中国香港上市,为项目建设融资,但这个上市计划失败
。可生产线已经开始建设,各种设备
订单也已经下
,于是在北京市z.府与国开行
协调下,9家银行组成银团,由建设银行北京分行牵头,贷款给京东方7.4亿美元。北京市z.府也提供
28亿元
借款,以国资委
全资公司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借款主体。这笔z.府借款后来转为
股份,在二级市场套现后还赚
笔。此外,在5代线建设运营期间,北京市z.府还先后给予两次政策贴息共1.8亿元,市财政局也给
笔专项补助资金5327万元。(6)
天有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