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父母概率很接近国“70后”和“80后”。但到美国“80后”,这概率就低多:如果父母是穷人(收入最低40%),子女超越概率还不到六成;若父母是中产(收入居中40%),子女超越概率仅四成。(42)
总来说,经济增长与贫富差距之间关系非常复杂。经济学中有条非常有名“库兹涅茨曲线”,宣称收入不平等程度会随着经济增长先上升而后下降,呈现出“倒U形”模式。这条在20世纪50年代声名大噪曲线,其实不过是些欧美国家在“二战”前后那段特殊时期中特例。旦把时间拉长、样本扩大,数据中呈现往往不是“倒U形”,而是贫富差距不断起起伏伏“波浪形”。(43)造成这些起落因素很多,既有内部也有外部,既有经济也有政治。并没有什神秘经济力量会自动降低收入不平等,“先富带动后富”也不会自然发生,而需要政策干预。不断扩大不平等会让社会付出沉重代价,必须小心谨慎地对待。(44)
结语
国城市化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阶段是1994年之前,乡镇企业崛起,农民离土不离乡,城市化速度不快。第二阶段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乡镇企业式微,农民工进城大潮形成。这个阶段主要特征是土地城市化速度远远快于人城市化速度,土地撬动资金支撑大规模城市建设,但并没有为大多数城市新移民提供应有公共服务。第三个阶段是党十八大以后,随着系列改革陆续推行,城市化重心开始逐步从“土地”向“人”转移。
城市化和工业化互相作用。上述三个阶段背后共同动力之就是工业化。1994年之前,工业和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小规模乡镇企业可以迅速切入本地市场,满足本地需求,而农村土地改革也解放大量劳动力,可以从事非农工作,为乡镇企业崛起创造条件。到90年代中后期,工业品出口开始加速。2001年,中国加入WTO和国际竞争体系之后,工业企业必须扩大规模,充分利用规模效应来增强竞争力,同时需要靠近港口以降低出口运输成本。因此制造业开始加速向沿海地区集聚,大量农民工也随之迁徙。如今国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产业升级要求制造业企业不断转型,充分利用包括金融、科技、物流等要素在内生产和销售网络,所以各项产业仍然集聚在沿海或些中心大城市。这种集聚促进当地服务业飞速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