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策权,因为只有他所服务主公才有化虚为实,把“谋”变成可实施“策”去推行权力。
出于某种不可言说心理,苏彦并不想成为北漠高层决策者(譬如位同宰相中书令、位列三公太师,甚至是拥有执政权可敦),他只想通过献策方式,来影响阿勒坦治国之道。
“北漠气候寒旱,地广人稀,疆土多为荒漠与草原,只合游牧难以农耕,虽有横征世界之劲旅,却无满足民生之物资。对此吾有上中下三策,可为圣汗道来。”
“愿闻其详。”
“下策,招揽汉民开发云内平川,建设城市,转为半农半牧经济,力求自给自足。此策能解燃眉之急,然而将国之经济命脉置于他国边境,也就意味着日后若两国再起战争,此地将旦夕崩塌如沙塔,建设得越繁华,对国力之打击越是惨重。”
坦带着疑惑走近,唤道:“……乌尼格?”
苏彦手按案面,端然回应:“孛格达可汗。”
阿勒坦疑惑之余,竟莫名生出丝忐忑,在案几前方三尺处半蹲下来,平视着他:“乌尼格,你是不是有什重要事要对说?”
苏彦心里对这番先声夺人情景创设有点满意,面上却不露分毫,脉地郑重其事。
“自隋唐以来,朝廷正式开科取士,以科举制度选拔天下人才。然而在秦汉时期及之前,除朝廷诏举贤良之外,智谋之士想要扬才经世,更重要个渠道便是——献策。
阿勒坦摇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于、于铭
“先秦诸子著书立说,游说四方,执着于劝谏各国君王采纳其治国策略,因此开启百家争鸣局面,儒术经此浪淘而大成,长盛千年。张仪入秦献连横之策,被秦惠文王采纳,封卿拜相,奠定秦败六国而霸天下基础。
“而今日,吾欲以浮芥之身、微末之识,斗胆效仿先贤向圣汗献策,以解北漠与大铭百余年纷争、各有损敝之困局,还望圣汗听吾言!”
阿勒坦愕然看着面前年轻文士,将那些入耳字眼在脑中慢慢参解过后,神色逐渐变得严肃,改半蹲为盘腿坐,挺直腰背,双手按膝,岸然道:“请小先生赐教。”
先生就先生,干吗要加个“小”!苏彦微感不满,暗中吐个槽。
但眼下不是吐槽时候。要知道自古谋士献策,讲究个“务虚设谋”。意思就是所献之策,首先得是比较“虚”构想,是理论性与策略性。而接下来谋划方案,要能提供多种选择,以供主公去决断,也就是所谓“上中下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