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色,所争不多,则煅炼之工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则煅炼愈难。人之气质,清浊粹驳。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于道,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其下者,必须人己百,人十己千。及其成功则。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看工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逃上此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煅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时曰仁在傍曰:“先生此喻,足以破世儒支离之惑。大有功于后学”。先生又曰:“吾辈用力,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分人欲,便是复得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100」士德问曰:“格物之说,如先生所教,明白简易,人人见得。文公聪明绝世,于此反有未审。何也”?先生曰:“文公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故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到得德盛后,果忧道之不明,如孔子退修六籍,删繁就简,开示来学,亦大段不费甚考索。文公早岁便着许多书。晚年方悔是倒做”。士德曰:“晚年之悔,如谓‘向来定本之悟’。又谓‘虽读得书,何益于吾事’?又谓‘此与守书籍,泥言语,全无交涉’,是他到此方悔从前用功之错,方去切己自修矣”。曰:“然。此是文公不可及处。他力量大。悔便转。可惜不久即去世。平日许多错处皆不及改正”。「101」侃去花问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先生曰:“未培未去耳”。少间曰:“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侃未达。曰:“天地生意,花草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曰:“然则无善无恶乎”?曰:“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曰:“佛氏亦无善无恶。何以异”?曰:“佛氏着在无善无恶上,便切都不管。不可以治天下。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然遵王之道,会其有极。便自循天理。便有个裁成辅相”。曰:“草既非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