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头病,自先著帻。吾死之后
不可能做到这点。曹操虽然至死也未能完成其梦寐以求统大业,但他是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作用,是充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二《遗令》
建安二十三年(218)六月,曹操大概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特地颁布道《终令》: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主要谈三个问题:是不要厚葬,死后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土地上,依照原有高度作为圹基,不堆土,不植树。二是确定建造寿陵地点,在邺城西门豹祠以西较高平原上。西门豹,战国时魏人,任邺令时,破除传统巫术迷信,革除替河神娶妇陋习,并兴修水利,开渠引漳河水灌溉邺田,受到人们尊敬,死后为之立祠纪念,其祠在邺城西面。三是要求墓地范围宽广,以使能够充分容纳陪陵。
年后,曹操为自己准备送终四季衣服,分别盛放在四个箱子中,上面写明春夏秋冬,并留下个遗嘱:
有不讳,随时以敛。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不得送。
“不讳”,指死。“随时以敛”,即按当时季节所穿衣服入殓。珥,塞在耳里玉。古人入殓时,往往以珠玉塞进口、耳、鼻中,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尸体腐朽,如葛洪《抱朴子·对俗》有“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说法,《西京杂记》卷六有晋灵公冢发后“棺器无复形兆,尸犹不坏,孔窍中皆有金玉,其余器物皆朽坏不可别”记载。曹操要求金玉珠宝铜铁之类物品概不要随葬,对薄葬提出更为具体要求。
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南征关羽后从摩陂回到洛阳,突然发病。据说是他让工人苏越移栽棵梨树,挖掘时梨根受伤,流出红色汁液,就像鲜血般。苏越将情形报告曹操,曹操前去察看后,心中厌恶,认为不祥,回去后便病倒。曹操这年六十六岁,毕竟是上年纪人;而西征汉中,未能达到预期目,紧接着襄樊告急,紧急回救,连续作战,鞍马劳顿,心力交瘁,终于不堪重负,这是病倒根本原因。曹操自知不起,断断续续下《遗令》:
吾夜半觉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服当归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