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贯通中国史眼光看,张骞无疑是非常伟大人物。
张骞通西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英雄气概冒险,陆上丝绸之路从此开辟(尽管这个名词近代才出现),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迈出至关重要步,世界也因此而改变。甚至可以说,直到今天,中国和世界仍然受惠于这次壮举。
但和张骞同时代人,对他看法则完全不同。而这次,司马迁眼光并没
元封三年(前108年)成为太史令之后,司马迁不再承担扈从任务,和皇帝之间距离拉开,而“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阅读各种古籍和国家档案,却有最大方便。
当然,相对们今天而言,这种方便仍然是难以想象艰巨。邢义田先生计算过,五十二万多字《史记》如果写在竹简上,将重达五十多公斤,也就是超过很多女生体重;体积则是284310立方厘米,大约是现代纸本二百二十五倍44。
以此类推,司马迁撰著《史记》时候,面对是字数以百万计资料,这些沉重而巨大文献检索查核起来极为不便。可以想象,他无法像们今天写作时这样,每处摘引都去核对原文。很多内容他是凭记忆写作,比方说写到春秋、战国历史,们今天很容易指出他这样那样错误,但联系到他写作条件,仍然要赞佩他记忆力惊人。
司马迁改变父亲设定上下限,“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百三十篇”。他希望《史记》写到太初年间结束,也就是自己已经从汉武帝身边离开,再发生什事,他就不打算写。
但朝廷里各种消息仍然会传到司马迁耳朵里来。他无疑会强烈感受到个事实,现在皇帝身边人才凋零。
尽管司马迁什也没有说,但后来班固写《汉书》时候,为赞美汉武帝,却无意中也表达这样观点:
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兒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落下阂,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帅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禪。
长长名单,除最后接受遗命两位,几乎都是司马迁担任太史令之前涌现。
当然,司马迁对这个名单里人物看法也非常复杂,比如说,张骞无疑就是他讨厌人物之。
历史张骞与时代张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