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听阿尔瓦罗·穆蒂斯谈起他打算写
本有关西蒙·玻利瓦尔最后
次沿马格达莱纳河旅行
书。他提前发表
那本书
个片断:《最后
面庞》,
读后认为故事相当成熟,文笔和格调十分完美,希望在短期内能看到全书。但是两年后,
得到
印象是这个计划已经搁置,不少作家即使对于自己非常喜爱
题材也常有撇在
边
情况,那时
才斗胆请他允许由
来写。那是守候
十年方始下手
猎获。因此,
首先应该感谢
是他。
除人物
光荣事迹之外,
更感兴趣
是马格达莱纳河,
自幼就熟悉那条河流。从
有幸出生
加勒比海岸,
直航行到遥远模糊
波哥大城,尽管从第
次开始波哥大就比任何别
城市更使
有异乡人之感。
求学时期在河上来回经过十
次之多,乘坐
由密西西比河岸造船厂制造
汽船不由人不抚今追昔,任何作家都难以抗拒它那神话般
感召。
另方面,
并不担心历史依据问题,因为玻利瓦尔最后
次沿河旅行是他平生文献记录最少
时期。他
生书写或口授
信件数目逾万,但在那不幸
十四天中只写
三四封,陪伴他
人谁都没有留下书面回忆。可是从第
章开始,
就得偶尔查阅有关他生活方式
资料,
则材料引向另
则,以至第三、第四则材料,穷源溯流,方始罢休。在两年漫长
时间中,
埋首卷帙浩繁
文献,有些资料相互矛盾,不足为凭。
翻遍
从丹尼尔·弗洛伦西奥·奥利里
三十四卷回忆录,到最意想不到
剪报等各种材料。
在历史研究方面毫无经验,也缺乏方法,这两年日子不很轻松。
个半世纪以来,在
之先已有些人涉猎
那些领域,没有他们
帮助,这本书不可能写成;叙述
位历史名人
生平势必要受到文献
严格限制,
大胆使用文学手段在小说天地恣肆驰骋,也得到他们提供
方便。但是
特别要感谢
是
批新老朋友,他们对
提出
疑点不分大小都当作自己
问题,给予极大重视,大者如玻利瓦尔在他显而易见
矛盾中
真实政治思想,小者如他鞋子
尺码。当然,这张
名单也许有不可饶恕
遗漏,如果得到宽容,
将无任感荷。
哥伦比亚历史学家欧亨尼奥·古铁雷斯·塞利接到份长达数页
问题表之后,替
做
套卡片档案,非但提供
惊人
资料(其中有不少在十九世纪
哥伦比亚报刊上给搞混
),而且指点
调查和整理信息
津梁。此外,他同历史学家法维奥·普约合作编写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