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对。们也许应该另起
个头。”
“所以建议你重新开始。”
“十七岁那年,开始研究神学,但他对哲学问题却日益感到兴趣。他二十七岁时,以《论反讽观念》这篇论文获得硕士学位。他在这篇论文中批评浪漫主义
反讽以及浪漫主义者任意玩弄幻象
做法。他并提出‘苏格拉底式
反讽’做为对比。苏格拉底虽然也以反讽技巧得到很大
效果,但他这样做
目
乃是为
要寻求有关生命
根本真理。认为,苏格拉底与浪漫主义者不同之处在于他是
位‘存在主义’
思想家,也就是说他是
位完全将他
存在放进他
哲学思考
思想家。”
“然后呢?”
“1841年解除婚约后,前往柏林访问,并在那儿听谢林讲课。”
受到父亲严格管教,并且遗传
父亲
宗教忧郁症。”
“听起来好像不大妙。”
“由于得忧郁症,他觉得自己必须解除婚约。但此举不太受到哥本哈根中产阶级
谅解,所以他在很早
时候就成为
个受人唾弃和耻笑
对象。后来他逐渐也厌弃世人、耻笑世人,并因此而逐渐成为后来易卜生所描述
‘人民公敌’。”
“这切都只是因为他解除
婚约吗?”
“不只是因为这样。他在晚年时,对于社会更是大肆批评。他说:‘整个欧洲正走向破产地步。’他认为他生活在
个完全缺乏热情和奉献
时代。他对丹麦路德派教会
无生气尤其感到不满,并对所谓
‘星期日基督徒’加以无情
抨击。”
“他有没有遇见黑格尔呢?”
“没有,那时黑格尔去世已有十年。不过他
思想已经在柏林等许多欧洲地区成为主流。他
“这年头还有所谓‘坚信礼基督徒’。因为,大多数孩子只是为
想得到礼物而接受坚信礼。”
“是,你说到要点
。对于而言,基督教对人
影响是如此之大,而且是无法用理性解释
。因此
个人要不就是相信基督教,要不就不信,不可以持
种‘多少相信
些’或‘相信到某种程度’
态度。耶稣要不就是真
在复活节复活,要不就是没有。如果他真
死而复活,如果他真
为
们而死
话,那
这件事实在深奥难解,势必会影响
们整个生命。”
“嗯。明白。”
“可是看到教会和般大众都对宗教问题采取
种暧昧含糊
态度。对于他而言,宗教和知识可说是水火不容。光是相信基督教是‘真理’并不够。相信基督教就要过着基督徒般
生活。”
“这和黑格尔有什关系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