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他以异教徒罪名对罗伊希林进行控告,这得到全欧洲反启蒙主义牧师支持,科隆宗教法庭也在科隆对他展开调查。这场争论持续6年。在法国和德国,有5所大学烧毁罗伊希林书,但最终他还是胜利。马克西米利安新桂冠诗人伊拉斯谟和乌尔里希·冯·胡滕都站在他这边。个主教法庭无罪释放他,普费弗利恩诉状被取消,希伯来语教学传播开来,使用是罗伊希林语法书《希伯来语入门》(RudimentiaHebraica)作为大学基础课程。
皮科为这次辩论会专门撰写开幕式讲演稿,在他去世后以《论人尊严》为名发表,它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宣言”。
这场争论爆发之时,伊拉斯谟正在罗马,人们恳求他对这争论发表自己观点。他温和回应——相信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双方相互妥协来解决——得到罗马支持。他们首先希望他在罗马待久点,后来又提供个牧师闲职给他,希望他能永远留在罗马。由于才华横溢,他在其他欧洲城市也受到优待。就在他正打算接受时却传来英格兰老国王去世消息。伊拉斯谟幼年时就认识新国王亨利八世,他们俩都是热忱天主教徒。正在为将来打算他收到亨利私人信件,让他“哪儿都不要去,就来英格兰,热烈地欢迎你到来。你将为你自己做主,只要你乐意,做什都可以”。
这让伊拉斯谟拿定主意,他开始收拾行李。出于私人原因,他难以抗拒这个提议。在罗马,即使他成个主教,他手稿还是要被仔细审查以防出现异教学说;但在英格兰,有国王做靠山,他可以想写什就写什。这对他来说很重要,因为伊拉斯谟还真有些异端想法想写下来并出版。要是他在梵蒂冈东道主知道这个话,他可能就无法离开这座城市。在那个时期道德标准下,他很可能会像其他成千上万人那样被扔到台伯河去喂鱼。
1526年在德国制作幅关于伊拉斯谟版画。
有时出于虔诚考虑,必须隐瞒部分真相。按照这种逻辑推理,伊拉斯谟完全是真诚。事实上,他对罗马教廷就是这样做。因为在英格兰不必担心生命安危,他打算攻击整个天主教上层建筑。但他不是个假装虔诚人,也没有因背叛而内疚。们知道在那个时期背叛太多,这并不会有损道德,也不会引发很多不满,那些背叛者甚至包括统治者、高级教士和有识之士。此外,他被种更高层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