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执行真正实现”。
对于专注于深度工作个人而言,很可能没有任何团队去会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免去定期问责过程。贯穿本书,都在探讨、推荐每周回顾习惯,在每周回顾过程中你可以指定下周工作计划(参见准则4)。在实验4DX过程中,每周回顾自己计分板,庆贺表现好周,理清是什导致表现糟糕周,而且最重要是找出能够确保未来几天得到好分数方法。此举使不断调整日程计划,以满足引领性指标要求,大幅增加深度工作时间。
4DX框架构建在执行比制定策略更加困难基本前提之上。经过数百项案例调查,其创造者设法总结出几种基本原则,在解决这些困境时似乎有特别好效果。因此,这些原则对于你培养深度工作习惯个人目标会有类似效果也不足为奇。
最后们再回到个人例子上,以此作为总结。如在前文中指出,最初接纳4DX时,设定目标是在2013~2014学年发表5篇同行审评论文。考虑到此前年只发表4篇论文(已经是很令骄傲壮举),这是个非常有野心目标。在整个4DX实验过程中,目标明晰性,辅以引领性指标计分板提供简单但却难以回避反馈,促使达到此前从未实现深度状态。现在回想起来,这并不是因为深度工作强度提升,而是因为它变得更规律。以前常常将深度思考过程放到论文截稿期前,而4DX习惯能帮助头脑全年都保持专注。必须承认,那年令筋疲力尽(特别是还在同时写作本书)。但是那年经历也同样是对4DX有力认可:到2014年夏天,有9篇论文被接收,比此前任何年成果都要多上倍。
图安逸
在2012年为《纽约时报》博客写篇文章中,散文作家、漫画家蒂姆·克莱德尔(TimKreider)有段令人印象深刻自述:“不忙。是认识心怀大志人中最安逸个。”然而,因工作岗位原因需要赶文章那几个月却令克莱德尔对狂热工作厌倦遭受考验。下面是他对那段时间描述:“因为职业责任,无奈地开始变得忙碌起来……每天早上收件箱满满都是邮件,要求做些不想做事情,或是要面对必须解决问题。”
他解决方法是什?他躲到他称作“秘密场所”地方:那里没有电视,没有网络(要骑自行车到当地图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