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警醒意识,在当时那样
情形之下,要做成那样
事,也几乎是
件不可能
事。这也难怪李鸿章不具备这样
意识,即使具备,也只有空叹息。
到1890年左右,明治维新宣告结束。东方
岛国日本,由蚕变蛹,
跃成为
个工业国,但是,与西方工业强国相比,日本还有相当大
差距。如何用最快
方式实现赶超,是摆在伊藤博文面前
又
艰巨任务,伊藤博文又在苦苦思索。这时候,伊藤博文需要用新理论来论证和辅佐自己
行动
,很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所提出
号召“脱亚入欧”让伊藤博文茅塞顿开——“
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伊藤博文公开
这样
思想,这种想法,实际上就是针对当时孱弱
东方巨人中国而言。伊藤博文知道,要快速提升日本
实力,只有趁中国被西方列强瓜分得奄奄
息
时候,趁火打劫,与西洋列强共进退,加入到武力掠夺
行列——1890年前,是通过改革来促发展,从1890年以后,伊藤
主要思想变成
通过战争来促发展
。
甲午战争进行过程中,当德国人德璀琳拿着清廷给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信函刚踏上日本土地之时,就被日本z.府下令“限期离开”。在战场上节节胜利之时,日本z.府当然不愿意跟
个“没有资格代表中国z.府
人”谈判
。同样,当清廷又改派
总理衙门大臣兼户部尚书张荫桓以及兵部右侍郎湖南巡抚邵友濂到达日本之后,同样也被日本z.府拒绝。也许伊藤考虑
是,他该会会李鸿章
。
1895年李鸿章来到马关求和,正式谈判之前,曾和伊藤博文有段寒暄,有英文记录。李鸿章说:“中日是最近
邻邦,而且使用同
种文字。怎
成为敌人呢?
们应建立永久
和平与协调,不使
们亚洲
黄种人受到欧洲白种人
侵略。”
伊藤说:“10年前告诉过你,要改革。怎
到现在还没有
点变化或改革?”
李鸿章只能回答说:“国
事样样都囿于传统,
不能按
希望
事去做,……
希望
过分
,而没有实行
能力,自己深以为耻。”
从谈话来看,李鸿章已没有10年前倨傲
,此时此地,李鸿章
精、气、神尽失,剩下
,只有无边
悔意和懊恼,然后,仿佛
个小贩
样,不断地讨价还价,甚至连据理力争
资格都没有。在伊藤这样
小字辈面前,已逾古稀
李鸿章
所作所为,悲壮而可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